《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近日發布,其中提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認為,與以往相比,“前海方案”更強調以“香港所需、深圳所能”為著眼點開展深港合作,未來深港兩地可通過在航運、會展、海洋經濟、綠色金融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聯動發展,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更強調“香港所需、深圳所能”
南方日報:“前海方案”出臺,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面,有哪些作用和意義?
方舟:“前海方案”將前海定位為深圳乃至國家服務業開放的先行區,這與此前深圳與香港的合作“前店后廠”模式有顯著不同。首先,“前店后廠”更多是香港輻射深圳,現在則是深港雙向輻射;其次,更強調以前海為平臺,推動香港融入國內大循環;再次,更強調深港合作雙向互補,以“香港所需、深圳所能”為著眼點開展深港合作。
南方日報:前海擴區,面積將從14.92平方公里擴展到120.56平方公里,這將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方舟:此次擴區涵蓋了蛇口自貿片區、港口區、大小鏟灣、會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片區等重要區域,且這些區域與香港合作程度都很高。比如在港口業務上,香港側重發展航運服務業,深圳側重物流業,雙方可以共同發展;香港會展行業有豐富經驗,深圳在會展新城的規劃建設中可充分參考;香港機場是國際著名的航空樞紐,機場管理水平全球領先,深化深港合作可實現兩地機場的互補共贏。
攜手發展綠色金融
南方日報:“前海方案”提出,支持前海合作區在服務業職業資格、服務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管理等領域,深化與港澳規則對接。
方舟:香港專業服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是商務、公司上市、訴訟、海外投資、會計審核和建筑設計等專業服務領域的重要輸出者。建議前海探索免除參加內地專業資格考試,對香港專業團體授予的專業資格予以認可,并允許其直接在前海執業。
南方日報:“前海方案”提出,前海將在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管理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應如何推動落地?
方舟:隨著國家金融市場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的有序推動,香港的資本管道和金融創新示范作用將被進一步強化。第一,可以豐富綠色金融產品,打造大灣區標準化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可以通過探索數字貨幣境外使用,在區塊鏈和數字人民幣等領域為國家作出貢獻;第三,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中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南方日報:“前海方案”里的一“藍”一“綠”引人關注——前海將大力發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將深化粵港澳綠色金融合作,探索建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聚焦這兩個領域的意義何在?
方舟:擴區后的前海,覆蓋了深圳西部海岸線,有發展海洋經濟的地理優勢,可引入香港高校海洋科學研究和人才,助力深圳打造成為大灣區海洋生物科技研究的樞紐,還可以推動深港打造海洋科技專業數據庫,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和研究機構落戶。
與此同時,深圳作為全國首批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在碳金融領域有諸多創新。香港也規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深港下一階段可在綠色金融產品標準和認證系統領域,積極探索大灣區碳金融市場的跨境合作。
深度融入雙循環
南方日報:“前海方案”提出,將聯合港澳探索有利于推進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的法律規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創新。在這方面,前海有哪些探索空間?
方舟: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連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核心引擎城市,是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梁。深圳地處香港和內地發展軸的交匯點,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點平臺布點最密集的地帶,可以在一系列科技發展制度、政策上率先探索、先行先試,撬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聯動發展,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南方日報: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長期在暢通祖國內地與海外經貿往來上扮演重要角色?!扒昂7桨浮卑l布后,深港兩地將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方舟:國內大循環跟國際循環的特性、規模、復雜性都不一樣,要把兩個系統連起來,才可以相互促進。香港是促進雙循環發展的重要區域,未來,前海可通過深化與香港的合作,把國內國際雙循環連接起來,利用香港的國際網絡,把更多海外優質產品和服務引進來,同時吸引更多港資參與國內大循環。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