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10月15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5日消息,《廣東乳源西京古道國家石漠公園總體規劃(2020-2030)》(以下簡稱《規劃》)近日順利通過省級專家評審,擬上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該公園是廣東省擬建的第二個國家石漠公園,是對該省巖溶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按照《規劃》,該公園規劃總面積9701.6公頃,以石漠化生態修復為重點,區劃為生態保育區、宣教展示區、體驗區和管理服務區4個功能區。
其中,生態保育區重點完善公園保護管理體系,強化對公園范圍生物資源、景觀資源和文化資源保護與適度修復,構建穩定的巖溶復合生態系統;宣教展示區以巖溶科普知識與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果展示為途徑,以瑤族文化和古道文化弘揚為特色,積極完善標識系統和解說系統等科普宣教設施,重點建設石漠化治理示范園和西京古道宣教長廊。
此外,體驗區依托豐富多樣的巖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完善公園旅游產品結構與服務接待設施,打造以西京古道為軸線,古道文化與瑤族文化為內涵的巖溶資源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是保護、管理和服務的主要場所,為公園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擬建的廣東乳源西京古道國家石漠公園,與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共同構成乳源自然保護地體系,是北江上游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以及南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部分,生態區位重要。公園內生物多樣性豐富,科研保護價值大。
目前,該擬建的公園范圍內有維管植物199科、673屬、1290種,其中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種,中國特有種13種;陸生脊椎動物5綱29目71科160種,其中有藏酋猴、褐翅鴉鵑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廣東省重點保護物種6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物種11種、IUCN瀕危物種2種。
據介紹,該擬建的公園將通過科學規劃與建設,充分發揮石漠—森林復合生態系統的游憩、休閑與科普教育等多種功能,建設成為南嶺山地巖溶生態系統保護與生態修復的典范與樣板,有力推進廣東省林業生態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