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發布《2020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主要城市交通擁堵同比2019年下降2.5%。報告還首次對外發布“全國十大熱門上班路”榜單。
“全國十大熱門上班路”出爐
基于高德地圖數據智能——城市交通評診治分析決策系統,從全國主要城市通勤路徑中挖掘駕車通勤熱度高且擁堵延時指數高于1.8的最熱門通勤線路。結果顯示,排名全國前十的熱門通勤線路目的地多集中于城市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其中北京市龍域西一路-西二旗北路-后廠村路駕車通勤熱度最高,早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51,平均駕車通勤里程為3.3公里,駕車通行時間為22分鐘;其次是武漢市的聯盟路-武漢大道輔路-二環線-東湖路、北京市的東辛店中街-京密路-阜通東大街。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金沙洲路-增槎路-內環路一段,也躋身熱門上班路Top10榜單。據統計,經過該路段,用戶所需駕車通勤時間往往在41分鐘左右,通勤里程平均為9.8公里。
城市交通擁堵方面,2020年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路網高峰行程延時指數為1.609,同比2019年下降2.5%。其中,2月份受疫情影響擁堵程度最低,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城市交通逐漸復蘇,5月開始至12月擁堵同比上升。從全年來看,2020年度有46%的城市擁堵延時指數同比下降,44%的城市基本持平,10%的城市擁堵上升。
相比之下,廣州市四季度高峰擁堵延時指數1.79,即高峰出行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1.79倍,高峰平均行車速度為23.78km/h。
在高德交通大數據監測的361個城市中,有2.49%的城市通勤高峰處于擁堵狀態,37.67%的城市通勤高峰處于緩行狀態,其余59.83%的城市通勤高峰交通暢通。
高速擁堵同比去年下降8.08%
從全國高速來看,2020年度擁堵同比去年下降8.08%,10月1日國慶節當天全國高速擁堵程度最高,平日期間高速路況整體平穩。從各節假日來看,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高速擁堵同比下降最明顯,降幅82.8%;五一、國慶假期高速擁堵同比上升,其中國慶8天長假高速擁堵同比上升49.6%。報告將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數”
均值作為健康、亞健康臨界值,也就是健康水平線得出交通健康榜單。排名前十的城市分依次為南通、常州、洛陽、烏魯木齊、唐山、臺州、蘇州、紹興、惠州和南寧。其中,南通市在2020年度交通健康程度最高,其交通健康指數為75.45%。
從2020年度的城市路網高峰行程延時指數看,重慶市路網高峰行程延時指數1.952,平均車速25.16km/h,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最高。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重慶、西安、長春、濟南、北京、青島、哈爾濱、南京、大連和上海。50個主要城市同比2019年,擁堵降幅最大的城市是呼和浩特,路網高峰行程延時指數同比下降10.5%,其次為哈爾濱、洛陽。
廣州方面,越秀區是城市最擁堵的區域。相比其他區域,越秀早晚高峰路上花費的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2.1倍,高峰時段平均行車速度僅為21.61km/h。
依據城市汽車保有量數據,將城市分為“超400萬”、“超300萬”、“超200萬”、“200萬以下”四檔對城市間交通狀況進行綜合考量。超400萬輛的城市中蘇州交通健康指數最高,重慶最低;超300萬輛的城市中天津得分最高,西安最低;超200萬輛城市中唐山得分最高,廣州最低;200萬以下城市中南通得分最高,長春最低。
【記者】許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