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云區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堅持用一流的體制、一流的政策、一流的平臺、一流的服務,打出一套人才工作組合拳,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類人才,營造了創新創業、宜業宜居的良好環境,為加快建設廣州最好、最強、最有活力的區之一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和創新支撐。
“十三五”期間全區人才總量由29.6萬人增加到44.9萬人,增長51.7%,專利授權57950件,年均增長41%,人才引進入戶累計達18948人,人才集聚指數排全市第一位,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營商環境百強區。
一是堅持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為引領,涵養人才發展源頭活水。針對部門協調難、政策分散化、行政主導化等實際問題,不斷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起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工作體系、統一規劃、分工實施的政策體系和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積極參與的運行體系。包括,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堅持走市場化路徑。
二是堅持以集聚“高精尖缺”人才為導向,有效促進產才融合。緊緊圍繞區“1358”發展思路和“強二優三、三產融合”產業發展路徑,立足企業人才發展需求,通過人才工程、產業項目集聚人才,增強人才吸引力、區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包括依托人才工程引才,緊盯重點項目引才,搶抓發展機遇引才。
三是堅持以打造孵化培育平臺為支撐,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有效整合資源,發揮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作用,強化培養培育,有效促進成果轉化。目前全區有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284個,2020年獲得省科學進步科技獎34項。包括,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加大重點人才培育力度,積極推進粵港澳合作交流。
四是堅持以提升服務保障溫度為目標,營造栓心留人良好環境。堅持為企業、人才辦實事、辦好事,用心用情用功服務人才企業,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包括,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載體,延伸服務“半徑”。(梁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