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廣州市白云區政府在白云湖公園椰林小站舉辦“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廣州市白云區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加強青少年紅色文化教育,進一步推動黨史教育走深走實。
活動現場,與會人員一同觀看了由白云區委組織部、白云湖街黨工委共同組織拍攝的黨建微視頻——《組隊》。微視頻前半部分以廣東兵工廠的工運建黨史為開篇,講述了白云區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背景;后半部分則生動描述了白云湖街當代黨員干部朝氣蓬勃、服務群眾、積極建設白云湖數字科技城的新面貌。
當天,主辦方還特別組織贈書儀式,向白云區內中、小學青年學生代表贈予黨史書籍——《鐵流》,號召廣大青年同志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活動還專門將廣東兵工廠革命先驅譚天度后代譚霆先生請到現場,為大家講述父輩故事,共同追憶在廣東兵工廠工作期間的革命先驅,開展工運和黨建的有關事跡。
這些老一輩革命先驅的紅色精神生動詮釋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據了解,2018年白云湖街依托白云區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廣東兵工廠支部和廣州廉政教育基地崇廉園等紅色資源,在白云湖公園內精心打造了“云湖學堂”這一紅色主題教育基地。“云湖學堂”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深度挖掘街道歷史黨建元素,以圖文并茂形式,系統展現了廣東兵工廠工運和黨建發展歷程,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從歷史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從紅色文化中汲取豐厚的養料,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
目前,白云湖街還著手對石井舊鎮政府大院進行改造,建設廣東兵工廠紅色教育基地(白云湖街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并打造成廣州市紅色文化線路景點。該基地占地面積752平方米,展示面積達三千余平方米,采用大量生動化的表現形式,包括雕塑、浮雕、AR/VR虛擬現實沉浸式式體驗設備、原兵工廠大門造型等,預計將于“七一”前夕對外開放,通過對廣東兵工廠紅色文化進行全面還原,將充分補充區域的紅色文化教育功能。(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