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社區連續多年舉辦暑期快樂營。受訪者供圖
“北站社區的10年發展,是深圳這座城市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北闭旧鐓^黨委書記何新生說。北站社區是綜合型社區,既有花園小區、保障房小區,又有城中村,非戶籍人口超過一半,人口密度高,治理難度大。10年來,社區黨委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社區工作第一要務,抓基層、強基礎、全覆蓋,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標桿社區。日前,中共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委員會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小支部變身“大黨委”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何新生對此感受至深。2011年北站社區成立之初,彼時的黨支部書記何新生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如何以12名黨員的黨支部去引領7萬余人的大社區,尤其是社區中還駐有諸多職能、隸屬、行政級別等存在巨大差異的駐社區單位。
在上級黨委的指導和支持下,北站社區雙管齊下,大力推進黨的建設“兩個覆蓋”(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向組織要力量:
其一,縱向拓展?!爸Р拷ㄔ谛^上”“支部建在城中村里”“支部建在社會組織上”相繼破題,樓長協會黨支部、創業花園(城中村)黨支部、龍悅居第一黨支部等相繼落地。如今,北站社區黨委直接管理的黨支部已有14個,覆蓋社區大部分物理空間和社會組織。
其二,橫向統籌。成立“黨組織聯席會”,將社區眾多互不隸屬的單位黨組織凝聚在一起,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實現組織共建、問題共商、資源共享,以黨組織為紐帶,著力構建“社區+車站+學校+商圈”的共商共治新格局。
目前,北站社區黨組織聯席會成員單位有25個黨組織。聯席會通過建立“項目庫”,以項目形式高效鏈接各方資源和需求,盤活“資源庫”和“需求庫”,共治效能得以發揮,社區治理中社區黨委“一核引領”作用凸顯。
如今,北站社區黨組織從最初的12人黨支部發展成為今天“1(社區黨委)+14(直屬黨支部)+25(駐社區黨組織)”的“大黨委”格局,直接管理黨員351名。
去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深圳發出“五個100%,十個一律”的社區防控總動員令,北站社區黨委迅速推出“1+6”扁平化指揮體系,將轄區劃分為6個片區,實現“指揮前移到卡點,人員簽到在一線”。同時,黨組織聯席會7家單位挺身而出,460人次參與服務,加上社會組織、黨員志愿者,共有1880人次投身抗疫,筑起防疫“大堤”。
從多元共治走向人人共享
“平凡的我們做著踏踏實實的事情,內心依舊充滿了美好和正能量,總希望發揮自己的一點力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F在,北站社區邀您一起為建設和諧美好社區發揮能量。您可以奉獻時間,也可以奉獻智慧和技能,更可以獲得更多優質的社區服務。北站社區共享會期待您的加入!”連日來,這段邀請詞在北站社區居民的朋友圈刷屏,鼓勵更多居民加入共享會隊伍。
在北站社區,大家幾乎都知道共享會。2019年3月,北站社區正式啟動社區共享會項目,其基本的規則是鼓勵社區居民分享自己的時間、技術、服務、智慧,對接社區居民的需求,激發社區活力,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自助互助氛圍,構建流動循環的共享型社區。
目前共享會會員已突破9000人,服務時長超6.2萬小時,會員涵蓋社區黨員、社區工作者、樓棟長、企業員工和居民等,還有社會組織、物業管理處、愛心企業等集體會員。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共享會會員承包社區志愿卡點、協助社區核酸檢測等工作,3300余人次支援防疫,服務時長8800多小時。
“社區共享會是我們社區治理‘3.0’版本的關鍵平臺,現在整個社區的居民都動起來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目標又更進了一步?!焙涡律f。
南方日報記者 吳永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