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云南瑞麗報告發現本土疫情,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的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學家林鵬剛松下的一口氣又提了起來。
“其他城市出現疫情,我們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及時針對疫情發展態勢對我省的影響進行研判,對近期從這些地區入境廣東的人員開展告知、健康監測及核酸檢測措施等。”林鵬說。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林鵬擔任省疾控中心綜合統籌組組長,負責主持疫情研判會并審核中心發出的信息材料。熬夜加班成為常態,一個用了十多年的背包、一臺舊式的筆記本電腦和高血壓藥成了他的隨身“三件寶”。
作為一名疾控人,林鵬35年始終踐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作為一名有3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說:“老百姓沒得病,特別是沒得流行病,我們的成功感是最高的,這就是我們的初心?!?/p>
疫情期間審閱文件近8000份
走進林鵬在省疾控中心的辦公室,臨窗戶邊橫放著一張長沙發,大概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就是在這里簡單休息后又繼續工作的了。
進門的書柜里放著一摞方便面,旁邊是簡單的換洗衣物和生活用品,地上堆放著功能飲料、餅干,還有廣東人愛喝的涼茶……這里就是林鵬的抗疫一線。
去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林鵬作為省疾控中心綜合統籌組組長,負責主持每天的疫情研判會,并審核中心發出的分析研判材料、技術方案、健康科普等信息。
眾多文件中,風評報告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疫情決策的重要參考。前方源源不斷發回的信息,風評組要及時組織分析并形成分析報告。報告發出前的最后一關便是林鵬。
“那段時間每時每刻神經都是緊繃的,”林鵬回憶,每當疫情出現、有連夜送來要復核的樣本或要上報材料等突發情況,他都要在“一線”統籌指揮協調。
每天在單位和家里“兩點一線”,而且一天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中心,林鵬也被同事們調侃為最“安全”的人。
從那時開始,林鵬用了十多年的背包和筆記本電腦也與他形影不離?!笆裁炊疾粠?,這個包肯定要帶的。包里有電腦,準備隨時批改文稿。”林鵬說。
緊繃的神經只有在信息發出去的那個瞬間可以稍微放松。高強度的工作讓林鵬的身體發出了警報。連續熬夜、每天工作近20小時后,林鵬的血壓陡然升高了。平時每天只吃半片的高血壓藥,最高峰的時候要吃2片。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林鵬共審閱各類文件近8000份,科普文章近1500篇,經他審核發出的新冠疫情風險評估報告已超過550份。
今年年初,全省推進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后,林鵬又擔任了疫苗保障組組長,負責疫苗采購、分配、儲運配送、費用結算等工作。
常年熬夜,林鵬的頭發已經花白?!叭死鄄皇歉衫鄣模膽B很重要,你有沒有信心去做好一件事很重要。我們這幫人都是喜歡挑戰的,只要有挑戰性,沒有人覺得累?!绷柱i說。
堅守防病工作35年
1980年,林鵬從揭陽老家來到廣州求學。抱著“哪里老鄉多去哪里”的想法,他入讀了廣東醫藥學院(現廣東藥科大學)衛生系,從此和公共衛生結下不解之緣。
畢業后,林鵬被分配到“全省最高的防疫機構”——省衛生防疫站(現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
剛畢業的前幾年,他在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工作,經常下鄉開展登革熱、霍亂等傳染病調查,一去就是兩三個月?;叵氘敃r的場景,他仍記憶猶新,當年到海南調查登革熱疫情,一同去的4個同事就有3個得了登革熱。
“當時的條件下很難避免的。因為當時的控制方法跟現在不一樣,要查蚊子的密度,只能把手伸出來引誘蚊子來咬,看看一分鐘有多少只蚊子來咬你,這是非常危險的?!绷柱i說。
1986年,廣東在來穗外國人中發現首例HIV感染者。“當時安排我去北京參加一個艾滋病的會議。開會回來以后就開始搞艾滋病防治,一干就差不多30年?!绷柱i還記得處置第一例本地病例的情形,到了現場,沒有人敢給病人抽血,最后是他去幫病人抽的血。
艾滋病的防治困難重重,深入各類高危場所、與吸毒者、多性伴人群以及艾滋病感染者接觸,為他們提供咨詢檢測、隨訪干預、開展科普宣傳等工作也面臨社會的不理解,時間長了給家庭和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但林鵬從來沒有退縮?!笆冀K要有人做。防病工作沒有一手的材料,就沒辦法去制定防控策略。坐在辦公室寫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適合實際的?!?/p>
經過多年的努力,林鵬和團隊的堅持得到正面的反饋:廣東省率先在全國建立較為完善的艾滋病監測系統;在全國首創由醫療機構管理、基于艾滋病定點收治醫院開展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治療防控新模式,將全省艾滋病的病死率降低至3%以下;積極探索的網絡自檢干預的艾滋病防治模式已成為全國范例。
從事防病工作35年,如今已年近花甲的林鵬有個樸素的愿望——多回家陪伴家人。疫情發生后,林鵬基本上沒回家吃過飯,和同住已年近90歲的老母親也難得見面,只能通過微信視頻說上幾句話?!凹部厝税丫α艚o了守護公眾健康,把虧欠留給了家人。所以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讓疫情盡快得到控制,讓所有疾控人能多回家陪伴家人?!?/p>
■ 百年對話:
南方日報、南方+:你多年堅持公衛事業的不竭動力是什么?
林鵬:我覺得作為一個公衛人,我們的宗旨就是“一切為了公眾健康”。我們做的事很難很快見到效果,但是因為公衛人的堅持能夠少一個流行病,或者某一次發生流行能夠得到及時控制,這對群體健康的作用是很大的,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很明顯的。
通過一次次戰勝疾病的流行,像這次全省已經十幾天沒有新發病例了,公衛人的成功感就來了,幸福感也來了。其他行業可能也一樣,反正我到現在沒干過其他的,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記者】余嘉敏
【攝影】徐昊
【剪輯】何志豪 許舒智
【海報】譚唯
【通訊員】粵疾控
【視頻校對】李冠潔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