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廣東藥科大學廣東省普通本科批次錄取基本完成。該校今年普通本科計劃招生7000人,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加。其中,廣東省內普通本科計劃招生6064人(不含地方免費醫學生招生計劃),共投檔6064人,其中物理類5275人,歷史類789人。
廣東藥科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投檔和錄取的情況看,廣東藥科大學今年廣東省生源充足,形勢喜人。物理類錄取5188人;歷史類錄取779人,97名考生因專業填報不合理,且不服從專業調劑退檔。
口腔醫學、預防醫學分別摘得物理類和歷史類最高分
今年,廣東藥科大學在廣東省投檔情況如下:
物理類205專業組最高分557,最低分508,最低排位122620;
物理類207專業組最高分594,最低分516,最低排位111868;
物理類208專業組最高分552,最低分506,最低排位125920。
歷史類203專業組最高分546,最低分514,最低排位39749;
歷史類204專業組最高分570,最低分537,最低排位25468;
歷史類206專業組最高分546,最低分525,最低排位32502。
物理類中,口腔醫學最高分594,最低分570,平均分575;
歷史類中,預防醫學最高分570,最低分541,平均分546。
廣東藥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實行“系科合一”的特色辦學模式,充分利用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省級重點口腔專科的平臺優勢與教學資源,培養從事口腔醫療衛生保健,具備良好人文社會科學及職業素養,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預防工作的創新應用型口腔醫學專業人才。
預防醫學專業今年首次在歷史類進行招生,最高分便花落于此。廣東藥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是廣東省最早培養預防醫學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專業定位明確,“重實踐、強能力”是本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專業自招生以來,培養萬余名高素質專業人才,在疾病預防控制、職業病防治、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衛生監督、食品與藥品監督、衛生事業管理、衛生信息管理、社區衛生服務、衛生檢驗與檢疫、公共衛生教學與科研等公共衛生工作上做出突出貢獻。特別是在抗擊“非典”“甲流”“埃博拉”和 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本專業校友成為戰疫的中堅力量,獲國家、省委、省政府多項表彰。
傳統熱門專業受熱捧,新增專業受認可
從今年廣東藥科大學傳統熱門專業的錄取形勢來看,該校特色優勢專業仍然受到眾多家長和考生青睞,其中:
臨床醫學最高分583,最低分557,平均分563;
藥學類最高分567,最低分533,平均分540;
中藥學類最高分569,最低分530,平均分533;
制藥工程最高分566,最低分534,平均分541 ;
中醫學(物理類)最高分568,最低分542,平均分547;
預防醫學(物理類)最高分582,最低分539,平均分545。
廣東藥科大學今年新增中西醫臨床醫學和智能醫學工程兩個招生專業,分別招生64人、128人,目前已圓滿完成計劃,其中:
中西醫臨床醫學最高分566,最低分551,平均分554;
智能醫學工程最高分532,最低分508,平均分513。
兩個新專業招生受到認可,中西醫臨床醫學表現優秀,報考熱門,智能醫學工程總體穩中求進。新專業憑借已經積累的學科優勢和今后專業建設的發展,必將吸引更多考生的目光。
廣東藥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等,建有廣東省唯一的“廣東省代謝病中西醫結合研究中心”,在2018年、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3、前5%。
智能醫學工程面向醫院、醫藥院校及科研單位、醫藥衛生信息管理部門、智慧醫療部門、醫藥數據智能分析部門、移動醫療公司以及其它信息工程企業,培養具備良好的醫學基礎、人工智能、大數據理論知識,掌握醫學數據智能分析與挖掘、醫學信息智能管理、醫學應用軟件開發與應用方面的方法與技術,能從事智慧醫療、智能醫學影像、智能病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富有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的醫工復合型人才。
廣東藥科大學在以下專業采取大類招生模式:藥學類(含藥學、藥物制劑、藥物分析、藥物化學等專業)、中藥學類(含中藥學、中藥制藥專業)、生物工程類(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藥專業)、生物科學類(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工商管理類(含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大類招生增加了考生的選擇范圍,由原來的單個專業點擴大到整合的專業群。學生通過一定時期的學習和了解,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職業發展愿景進行二次專業選擇。
南方日報記者 馬立敏 通訊員 倪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