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8月1日電 (方偉彬公新文)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日前通報:2021年以來,廣州公安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全面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公安服務廣州態度”系列改革,堅持“改革有力度、服務有溫度、審批加速度”,通過大數據和信息化應用重組業務流程,推動審批環節更少、辦事效率更快、服務效果更優,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實現了“放”出競爭力、“管”出公信力、“服”出吸引力,助力廣州市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為廣州市在全國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取得優勢地位作出了積極貢獻,各項可量化指標在全國公安同行中均排名前列。
一窗暢享服務事項暖心辦
廣州市公安局政務服務事項多達2900余項,約占全市總量的12%,企業、群眾對公安政務服務工作是否滿意,直接影響到對全市營商環境的整體評價。為此,廣州市公安局統一規范“窗口”管理,推出多項優化營商環境、創優服務試點改革措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優質的服務。
推行“集成窗口”服務無差別。廣州公安持續建設“有溫度”的規范化窗口服務,建立規范化服務流程體系,提供標準化、清單式服務,實現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率、準確率均達100%,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廣州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列為公安部試點。
開設“24小時”服務無間斷。廣州公安自主研發860多臺自助辦證設備,涵蓋市、區、派出所和社區(街道政務中心),辦事窗口前移市民“家門口”。其中,300多臺設備“全天候”辦證,24小時不打烊服務“就近辦”。

一證關聯減證便民快捷辦
廣州市公安局通過全面推廣“廣州微警認證”,建立電子身份認證信任基礎源,同時積極推動“數字政府”建設,落實已核發材料免提交、業務表單數據免填寫、可用電子章免用實物章、可用電子簽名免用手簽的“四免優化”要求,為優化服務環境打好管理“組合拳”,為服務群眾推出便民利民“大紅包”。
電子證照應用更全。實現253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與34類電子證照相互綁定、人證合一,居民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港澳通行證、無犯罪記錄證明等15個高頻電子憑證嵌入“粵省事”“穗好辦”等APP、微信小程序,企業、群眾可隨用隨查、減“證”快捷。
一網通辦優化服務省心辦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持續改善民生,廣州市公安局組織開展“一批次上門走訪”“一系列現場交流”“一系列社區走訪”等“八個一”活動,緊緊圍繞政務服務辦事流程、部門協作、信息共享等方面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制定民生實事工作方案,“沉下去”解決“真問題”。
“跨域辦”見新跨越。針對過去群眾辦事多地跑、往返跑、異地辦事難等問題,廣州市公安局通過全面推廣應用電子印章技術,首創車管業務“全國E通辦”,打通戶政業務“跨省寄遞”鏈路,試點部分證明文書遠程自助打印,并探索企業事項異地辦,實現208項事項“跨域通辦”,不少事項可跨市辦、跨省辦、全國通辦。疫情防控期間,再也不用辦事“兩地跑”“多頭跑”,解決異地辦事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