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被稱作"女兒節",透著婉約、浪漫的氣質。作為第一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傳統節日,"七夕"既承載了傳統文化對天地星辰的哲學崇拜、又飽含了人們對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為更好弘揚節日文化內涵,引導市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和家庭觀,8月12日、13日,由市文明辦主辦、深圳出版集團弘文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我們的節日 ·七夕"系列活動在羅湖書城舉行,旨在全社會形成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浪漫七夕,不只有情
愛情的一個重要落點是家庭。12日,"我們的節日
·七夕"系列活動之一——"相約佳‘七’,愛在朝夕"文明家庭訪談活動在羅湖書城舉行?;顒油ㄟ^4組文明家庭對人生經歷和情感經歷的講述,與現場觀眾產生情感共鳴,樹立起相親相愛、守望相助的婚姻觀和積極奮進、融小我于大我的社會價值觀,營造家庭美滿、社會和諧進步的氛圍。

活動中,來自景田社區的陳如豪夫婦首先與市民讀者分享了營造家庭和諧氛圍的秘訣。"懂得互相謙讓是我們夫妻二人共同的特點。"陳如豪說道。他們的兒子陳文亮是一名巡警,1997年,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身負重傷,成為"植物人",至今昏迷不醒。20年如一日,陳如豪夫婦堅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感動著周圍的人。在支援家鄉建設、抗震救災捐款捐物中,夫妻倆拿出12萬元存款幫助受災群眾。"雖然兒子還沒有意識,但我知道,全社會都在關心他、愛護他,他很幸福。"妻子吳清琴樸實的語言感染了許多在場讀者。
提到"鳳凰涅槃"藝術團團長郭麗英,深圳市民無人不知。她帶著癌癥病友四處義演,大愛之舉被廣為傳頌。與之前報道中的大愛精神不同,活動中,她與丈夫劉秀夫為讀者講述了夫妻二人間、與子女間的故事。"夫妻怎么會不吵架?我是個性格要強的人,丈夫也是,但遇到問題,比如子女教育,我們會分工解決。他負責家庭事務多些,我負責藝術團的事情多些。"郭麗英說道,"這么多年,多虧有他。"
此外,來自光明區馬田街道的唐金花家庭也向現場的讀者觀眾展示了經營家庭的方法技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唐金花作為社區休閑健身工作的領頭人,經常為社區活動而忙碌。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二人都熱愛公益事業。據統計,他們的志愿服務時長達3452小時。
大鵬新區大鵬辦事處的黃文德家庭也向讀者分享了自己"家和萬事興"的故事。黃文德與妻子唐勇霞扎根大鵬、建設大鵬。二十多年里,他們不光見證了大鵬的起飛,也參與助力了大鵬的起飛。他們不光是女兒眼中的楷模,更是身邊人的表率。
"這幾組嘉賓真不愧是文明家庭,不僅在社會方面做出貢獻和表率,在家庭關系處理方面也值得學習。作為深圳市民,我為他們驕傲,也要向他們看齊。"現場觀眾王先生對四組文明家庭豎起了大拇指。
民俗七夕,紙短情長
從古至今,七夕的民俗活動都是豐富多元的。有充滿神奇色彩的,相傳在七夕當夜待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悄悄話;有針對性較強的祈愿習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還有拜織女、魁星星辰以期圓滿愿望的……這些帶有儀式感的民俗傳統延續古老的文脈,講述著成人世界的不老童話。
8月13日,《七夕節:神話傳說與風俗禮儀》文化講座在羅湖書城舉行?;顒又?,國家一級作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許石林從七夕節的來源、與七夕有關的風俗習慣、文藝作品三個方面帶領市民讀者深入了解中華傳統節日七夕的文化內涵。
許石林表示,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但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詩經
·大東》中就已有七夕的記載。"明代的羅頎在《物源》中說道:‘楚懷王初置七夕?!贿^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并無其他故事情節。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并且正式成為屬于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中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之?!⒃S石林說道。
七夕節是中國最早的情人節。許士林認為,男女交往要"以誼相處",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規則。
出于防控疫情需要,此次文化講座以線上直播形式進行。主講嘉賓豐富翔實的歷史文化知識和輕松幽默的表述風格,現場頻頻響起觀眾的熱烈掌聲,觀看直播的市民也紛紛彈幕刷屏點贊。
"這場講座太有意思了!老師很幽默,他講的有關七夕的知識我都聽進去了。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希望以后能夠多多舉辦,弘揚我們的傳統節日及文化。"讀者小李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