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數據捕捉“危險駕駛”行為,深圳交通中心牽頭編制國內首個相關團體標準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通訊員 馮悅)記者從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圳交通中心”)了解到,由該中心牽頭,聯合同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編制的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團體標準《基于車輛軌跡數據的汽車駕駛人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在協會官網正式發布。該規范是國內首個駕駛行為評價方面的相關標準,也是中國智能交通協會首批立項、首批發布的團體標準。
2020年度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團體標準公告
交通事故零死亡的愿景看似遙遠,不如從主動安全管理做起,從對每一輛車每一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觀測和引導做起。駕駛人因素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開展駕駛行為評價及干預,是主動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趯Ш杰浖?、車載定位等方法采集的軌跡數據,具有數據量大、成本低的優點,為駕駛行為評價分析和主動安全管理提供了數據基礎,但目前國內尚未建立統一的基于軌跡數據的評價規范。因此,開展本標準編制,明確駕駛行為評價的方法要求,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規范明確了應用車輛軌跡數據進行汽車駕駛人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的數據要求、指標體系和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方法,面向應用軌跡數據開展駕駛行為評價的典型問題,進行了相關規定:一是針對危險駕駛行為判別問題,給出基于駕駛行為評價指標閾值的危險行為判別方法;二是針對軌跡數據處理中常發的數據缺失及異常數據問題,給出適應具體場景的數據修補方法;三是面向個體駕駛人和群體駕駛人評價主體,建立了基于數理統計方法和機器學習算法的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方法。
該規范提出了駕駛人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流程方法,通過建立基于車輛軌跡數據的駕駛行為安全性評價規范,為推進駕駛行為安全評價、主動駕駛安全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支持,推動從駕駛行為角度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