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8月11日電 (王堅 丘世鐸)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在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該省2020年上半年近岸海域優良面積比例達90%,超過2016年的85.2%,2017年的81.5%,2018年的79.3%和2019年的87.2%,處于近五年來最佳狀況。
廣東是中國海洋大省,大陸海岸線全長4114公里,海域總面積42萬平方公里,有大小海灣510多個,海洋資源條件優越,開發利用活動密集。廣東又是中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染物入海量較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任務繁重。
發布會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國森表示,雖然該省今年上半年近岸海域優良面積比例已達90%,但珠江口、汕頭港、湛江港等河口海域和局部海灣依然存在水質污染情況,仍需要全方位地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提高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
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介紹,為做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調查摸清全省重點海域污染情況,嚴厲打擊污染物排海、海洋傾廢、涉海工程建設項目等領域污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該廳決定聯合廣東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廣東海事局、廣東海警局,從8月起開展為期5個月的廣東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聯合行動。
何國森表示,本次聯合行動以改善廣東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近岸海域水質達標攻堅為主要任務,以全省52個國考點位中不達標的海域為重點,加強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與海洋綜合執法、海事、海警等海上執法隊伍的協作,建立跨部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與執法協調機制,服務廣東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據了解,該聯合行動主要有五大任務,包括加強重點海域污染排查;強化入海排污監管;嚴格涉海工程建設項目監管;嚴厲查處違法傾倒廢棄物行為;嚴格管控船舶污染物排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