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實施信息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智慧充電設施五大專項工程,實施數字新基建20條。8月25日,《廣州市南沙區加快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公布,提出到2022年,全區建成泛在互聯、高效智能、管理精細、利政惠民的數字新基建設施及相關應用,采用新模式、建設新內容、解決新問題,在全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自貿區經驗,打造全國數字新基建典范。
記者觀察發現,《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三區一中心”先行先試優勢和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有望通過南沙正在推動與即將布局的數字新基建項目,促進數字新基建與產業創新、融合應用、新消費、市場相結合,以數字新基建激發發展新動能,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應對新模式、新內容、新問題,南沙將會有新探索、新動能、新場景。
新探索:
先行先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合作試驗區
跟隨廣州港南沙港區的集裝箱外線拖車來一趟港口之旅,在碼頭閘口處,系統會快速自動識別出車輛搭載的集裝箱箱號、箱型、箱重和車牌號,自動與客戶的辦單數據匹配,閘機自動抬桿,車輛直接開往指定堆場,卸貨后碼頭閘口自動放行。這一全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這只是智慧港口的冰山一角。
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正致力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形成智慧港口“廣州方案”,將廣州港建設成為港口智能化、管理精益化、物流網絡化、操作自動化的世界一流的國際大港。
擁有“三區一中心”先行先試優勢的南沙,在數字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的領域,需要示范項目的帶動與數據合作的創新。
《行動計劃》提出,要打造5G示范應用,推進廣州港5G創新應用、南沙國家級自動駕駛及智慧交通示范區、明珠灣起步區靈山島尖智能駕駛示范段等5G示范項目落地運營,加速南沙5G特色應用布局,特別提出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應用。
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南沙同樣希望探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合作試驗區。《行動計劃》指出,南沙將完成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數據合作試驗區發展規劃》,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數據合作試驗區建設。探索粵港澳數據合作治理新規則和數字貿易發展新模式,建設國際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打造國際數據合作產業生態,創新國際數據合作政策機制,推動全球海纜多位一體網絡工程及核心節點、離岸數據中心、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建設。
用好用活先行先試權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加快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南沙正通過利用先行先試優勢和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希冀在新基建領域彎道超車。
新動能:
搶占數字經濟產業高地,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
今年5月,“數字基建云聚廣州”廣州市首批數字基建重大項目簽約、揭牌活動隆重舉行,南沙區在本次活動中共簽約“數字新基建”項目18個,投資額達386.37億元,簽約投資額占全市五分之一強,涉及5G示范應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平臺、跨境電商、新能源及智能電網等領域。
南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批項目是南沙致力于打造大灣區數字基礎設施樞紐,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的集中體現。
今年,南沙區計劃建設62個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207億元。這其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海芯中國區總部及集成電路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新建深圳至茂名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廣州段)等項目都將成為南沙參與城市競合的重要平臺與抓手。
上月底,全球IPv6測試中心廣州實驗室落戶南沙。“南沙將來要打造大灣區科創重要平臺,對信息網絡的依賴更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建設IPv6根節點,開發基于IPv6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南沙推動高質量發展乃至珠三角高質量發展,都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行動計劃》也體現了南沙對數字經濟的重視,該方案提出,在南沙召開全球IPv6峰會,爭取將南沙作為峰會永久會址。開展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和創新機制研究,打造一批自主研發的技術標準和專利,創制國際標準提案。
力圖搶占數字經濟產業高地的南沙,同樣關注具有區域產業優勢的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領域?!缎袆佑媱潯诽岢鰧嵤┤蛐匀斯ぶ悄苁痉俄椖俊T趹c盛、靈山島等區域實施建設一批車路協同路測設備,打造自動駕駛開放/半開放測試區;支持區內自動駕駛企業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自動駕駛載客營運測試。在工業互聯網方面提出,將加速引導企業“上云上平臺”,到2022年,全區上云企業超過200家。

記者從2017年底落戶南沙區的無人駕駛企業小馬智行了解到,2018年該企業就在南沙落地運營中國第一支自動駕駛測試車隊。在復雜的城區公開道路中,小馬智行已累積了超過25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安全路測里程。更為開放的應用場景,將會使得更多參與數字新基建的企業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新場景:
在治理現代化中探索智慧城市建設
晚上7點剛過,廣州市南沙萬達廣場三號門對面的一盞路燈應聲亮起。跟一般路燈不同,它的燈桿上搭載著LED廣告屏、廣播音箱、攝像頭等設備,如果觀察得仔細,還能找到一個隱蔽的充電口。
這盞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軟件所”)投放的智慧路燈,連同南沙區其他三萬多盞路燈,接入了年初上線的全國首個智慧路燈統一監管平臺。這是南沙智慧城市建設的一角,在廣州軟件所承擔建設的“南沙城市大腦”平臺上,7萬多個物聯網設備如同一個個神經元,探知這個城市的脈搏。
廣州軟件所在國內率先提出“智慧燈桿”這一概念,也是最早入局智慧城市建設的機構之一。南沙是他們的一個“根據地”,也是智慧城市的一塊“試驗田”。
利用新基建,為疫情防控、數字經濟、互聯互通及智慧城市建設等經濟、民生和社會管理領域提供基礎支撐,讓南沙在探索城市治理現代化的路徑中找到了“感覺”。疫情防控中,南沙區依托廣州軟件所的科研力量快速開發南沙區企業復工備案系統,讓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在線提交復工備案申請。
南沙,這個以智慧城市為標桿的區域,正積極打響智慧戰“疫”。南沙在全市率先建立區一級疫情防控系統,應用智慧城市、區塊鏈等技術,橫向實時打通區內各部門數據,縱向對接市有關數據,實現疫情動態、重點人群、防控物資、企業復工備案、政策文件等及時可查,在為精準防疫提供支持的同時,大幅減輕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壓力。
《行動計劃》特別提出智慧城市專項行動,該行動包含推廣應用智慧燈桿、加快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大力發展智慧政務、加快智慧應急建設、建設統一的智慧醫療平臺等板塊。南沙提出加快全流程業務數據化建設,擴展“綜合窗口”集成服務,拓展“境外營商通”實施區域,逐步實現網上辦理和審批事項全覆蓋,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縱深推進,進一步提高政務辦事效率,降低企業、市民辦事成本。
此外,南沙還提出建設智慧充電設施,例如加快“智樁”建設,加快建設便捷高效、全時段、全方位覆蓋、布局合理的智能充電管理體系。重點推動慶盛高鐵站等公共停車場加快建設集中式充電站等。這些措施都將加快南沙依托數字新基建搭建信息互聯、數據共享、高效運轉的城市治理平臺。
南沙數字新基建三“新”特點:
一是采用新模式。有別于傳統基建項目以財政投資為主的模式,采用PPP項目、產業基金、授權經營等多種模式,充分帶動社會資本投入項目建設,提高項目運營效益。
二是建設新內容。以5G示范應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平臺、跨境電商、新能源及智能電網等領域為主,面向于當前及未來數字產業發展。
三是解決新問題。為疫情防控、數字經濟、互聯互通及智慧城市建設等經濟、民生和社會管理領域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