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圖崗古村(馬圖崗村民小組)隸屬龍門縣永漢鎮振東村,距離鎮中心約兩公里,背靠橫龍山,面朝永漢盆地。村中的廣府老圍屋曾是馬圖崗古村的核心聚落,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部分古建筑已約有900年歷史。這里也是龍門有史料記載的早期聚落之一。
劉氏公祠屋頂栩栩如生的雕塑
圍屋老房子墻上精美的設計可以看出當年的輝煌
馬圖崗古村是永漢鎮劉氏宗族最早的發源地,北宋宣和年間,原浙藩參政劉仲明,偶過社潭(今永漢鎮馬圖崗),愛其山水,去官后留居之。村中圍屋基本結構為硬山擱檁,以磚墻承重,局部用木構架。通面闊18.95米,5開間,通進深58.5米。堂與堂之間以庭院相隔,庭院中央為青石板甬道,左右開敞的回廊相連各堂。下堂四房一般為族內公共物品存放處;2—4堂12間屋則用于居住族內男性年長者,并按上堂大、左為尊的原則排序。下堂開敞的明、次間為門廳;中間四堂系族內公共事務處理處;最上堂的明間開敞,用于放置祖宗牌位。每一堂的山墻上都有高大、雕刻精細的“鑊耳”。
至今保護完好的“惠州市歷史建筑”宗信劉氏公祠
宗信劉氏公祠結構為硬山擱檁,以磚墻承重,局部用木構架
劉氏公祠墻上逼真的畫像
馬圖崗古村除了最主要的馬圖崗廣府圍屋外,其北側還有始建于明代的宗信劉公祠。祠堂兩邊有3種居住單元。第一類是“竹筒式”居住單元,即單開間民居?!爸裢彩健泵窬佑捎趯痈呒s4—5米,因此可建閣樓,用于堆放雜物。第二類是“三間兩廊屋”居住單元,即三開間主座建筑組成的三合院住宅。廳堂居中,房在兩側,廳堂前為天井,天井兩旁分別為廚房、柴房等。第三類是“三開間天井式”居住單元,即上三間、下三間,正中為天井。這類居住單元等級高,房間多,位于祠堂左右兩側,僅有兩個。
經過省專家組實地考察論證,廣東省文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認定馬圖崗村為“廣東省古村落”。但令人憐惜的是,由于不斷有村民陸續搬離古村,古村開始被廢棄,一些房屋也逐漸倒塌。如今,人們只能從現存建筑上殘留的壁畫和木雕,遙想馬圖崗古村當年的繁榮景象。
【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攝影】 梁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