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廣東省門靜脈高壓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會暨深圳市肝病多學科聯盟年會在深圳召開,會議由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門靜脈髙壓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肝病多學科聯盟承辦。
700余萬肝硬化患者預后受門靜脈高壓影響
肝硬化已逐漸成為中國居民的常見高發疾病,而門靜脈高壓與肝硬化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國 700 余萬肝硬化患者的臨床預后。
門靜脈高壓的病程遷延漫長、具有多變性和復雜性,許多患者因未能得到良好的早期發現和管理、危險因素控制而深受困擾。
聯盟由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門靜脈高壓專業委員會發起,深圳市三院牽頭并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成立。
深圳市三院副院長何清擔任理事長;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主任謝曉燕、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宏偉、深圳市三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志偉等擔任副理事長。
“過去,在門靜脈診療領域,患者數據比較分散,也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比如門靜脈高壓何時該啟用一級預防,歐洲和美國都有不同的指標,我們國家過去也沒有統一標準?!焙吻褰榻B,成立聯盟是在大數據時代下必然的合作模式,聯盟成立后將會整合全省門靜脈高壓患者的相關數據,由全國聯盟整合起全國數據,制定統一標準,形成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為臨床醫生的決策和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
多學科協作是管理的有效手段
專家介紹,多學科協作和規范化診療是實現門靜脈高壓在不同病程階段個體化、精準化、全程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為此,聯盟邀請了廣東省各醫療機構的肝病學、感染病學、消化病學、消化內鏡學、急診醫學、介入學、外科學、放射學、超聲醫學、檢驗醫學和健康管理學領域專家學者加盟,旨在推動廣東省各級醫院更加規范地開展門靜脈高壓防治工作,降低門靜脈高壓所導致的各種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及致死率。
何清表示,過去患者到醫院就診通常是由一個??曝撠煹降祝颊呓邮艿闹委煵灰欢ㄗ钸m合自身情況。聯盟成立后,有望推行多學科診療模式,由不同學科的醫生共同參與討論,為患者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療方案,降低患者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未來,聯盟將提供廣東省多學科、高品質門靜脈高壓交流合作平臺;建立完善的門靜脈高壓患者全病程管理機制;促進廣東省門靜脈高壓臨床防治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見習記者】劉珊
【通訊員】深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