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大家就收到兩個“利是”。
全國高風險地區全部清零!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從2月18日零時起,哈爾濱將利民開發區裕田街道的風險等級由高風險調整為低風險。至此,全國已沒有高風險地區!
春節消費“?!眲攀?!據商務部監測,2月11日至17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2020年春節黃金周增長28.7%,比2019年春節黃金周增長4.9%。
一是疫情防控,二是春節消費,兩份亮眼成績單,昭示牛年春節假期順利通過了壓力測試,亦為辛丑牛年開了一個好頭。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濃得化不開的情結,是融入血脈里的文化基因。數千年文化傳統綿延至今,使得春運成為一年一度“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但2021年春節不一樣,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國內多地疫情出現反復、“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仍然艱巨,在這種背景下,如何過好牛年春節,便成了各方高度關注的大事。為了降低春節期間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所帶來的感染風險,全國各地紛紛倡導就地過年。春節之后回頭看,就地過年這一決策收效是顯著的、付出是值得的。
對于一項倡導性公共決策而言,能否得到公眾大力支持與高度配合,對其效率保障至關重要。牛年春節,“就地過年”成了家喻戶曉的熱詞。外出務工人員,一句就地過年,退掉了返鄉的車票,就地置辦年貨,安心過大年;留在家鄉的父母,一句就地過年,原諒了不能回家的孩子,并給孩子寄去家鄉的年貨;就地過年,不能與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但親情不減,“云上”守歲、視頻拜年、線上紅包,讓祝福不斷、歡樂不減;就地過年,少了與親戚朋友的聚集、吃喝,周邊旅游、運動健身、上圖書館……一樣精彩。正是每個人都響應防疫要求,自覺做好防護,才構筑起春節防疫的強大屏障。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老百姓身上這種大局觀與擔當精神,彌足珍貴。
就地過年,發于倡導,不止于倡導。有愛的地方就是家,為確保就地過年群眾過好年,我們看到了各方忙碌的身影。黨政機關干部堅守崗位,全面籌劃、周密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細心做好保障工作,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各地紛紛出臺激勵措施,如提供消費券、補貼房租,發放節日禮包等,實惠多多、誠意滿滿,讓就地過年群眾感受到家的溫馨、年的味道;城市免費開放公園、景區,以及部分公共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及體育場館,想方設法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村基層拿出超常規的舉措,讓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度過一個舒心的春節。其中,有職責也有奉獻,正是有了他們的忠于職守與樂于奉獻,才能與群眾同向同行、同心同德,一起為牛年春節的平安“守歲”。
感謝每一個付出的你,每個人都了不起。就地過年的奉獻、默默無聞的堅守、實實在在的保障,讓牛年春節平安度過。更重要的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所體現出來的家國一體、家國同心的精神,有著不可戰勝的力量,它是披荊斬棘、奮力前行的保障。
歲月不負追夢人,又是一年新春時。經歷了庚子鼠年的風風雨雨,所有人都格外盼望在辛丑牛年迎來風調雨順。2021年將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我們要繼續發揚家國一體、家國同心的精神,努力干成一番新事業,干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