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廣州農業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廣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5.11億元,同比增長3.0%,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別提高1.5個和0.1個百分點,2021年首季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開門紅”。
農林牧漁業平穩增長,五大行業三增兩降
一季度,種植業實現產值51.81億元,同比增長2.4%;漁業實現產值22.01億元,同比增長9.9%;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實現產值12.84億元,同比增長7.9%。牧業降幅收窄,林業由正轉負。漁業和種植業產值合計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7.6%,分別拉動農林牧漁業增長2.10個和1.29個百分點,是拉動一季度農業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蔬菜基地建設穩步推進,蔬菜穩產保供成效顯著
近年來,廣州市大力推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蔬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價格穩中有升,高品質蔬菜占比逐年提高,蔬菜產量平穩增長。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81.74萬噸,同步增長0.8%。
花卉產業鏈向觀光旅游延伸,產業附加值日益提升
廣州市大力推進農業公園和農業產業園建設,著力推進花卉產業與觀光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為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今年1月正式發布首批20個市級農業公園名單,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產業布局多點開花,全市花卉產業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季度,花卉園藝作物實現產值13.80億元,同比增長2.2%。如今,從化區花卉企業將銷售搬上“云端”,以“直播+助農+電商”的新模式,打造集花卉會議與博覽、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花卉產業平臺,積極推出云上助農舉措。
生豬產能不斷積蓄,新增長點加快培育
近年來,為落實國家環保要求,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生豬養殖方式逐步向集約化轉型。為保障生豬市場供應,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食品消費需求,廣州市多措并舉,大力推進生豬養殖場建設,能繁殖母豬和生豬存欄大幅增長,為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高增長打下堅實基礎。一季度末全市生豬存欄27.53萬頭,同比增長57.2%,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04萬頭,同比增長1.1倍。
家禽養殖降幅收窄,行業迎來新的轉機
2020年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全國多地城區禁售活禽,對家禽養殖產業影響較大。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生鮮家禽消費意愿逐步恢復,家禽養殖業迎來了轉機。一季度,全市家禽出欄1281.56萬只,同比下降8.1%,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21.8個百分點。
傳統漁業養殖逐步轉型,水產品產量增勢穩定
近年來廣州漁業養殖發展迅猛,傳統魚塘養殖逐步向設施化養殖轉型,數字化和集約化的漁業養殖方式大幅提升水產品產量和品質。一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9.19萬噸,同比增長10.3%,實現產值22.01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海水和淡水產品產量分別為2.28萬噸和6.9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0%和13.2%。
南方+記者 傅鵬 通訊員 穗統宣 喻松濤 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