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許萌萌)位于珠江入海口的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是連接珠江口兩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區的重要樞紐性節點。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實施,南沙被國家定位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近幾年,南沙肩負起職責使命,不斷拓寬與港澳及周邊地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南沙如何進一步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5月11日,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廣州南沙專場云座談會上,南沙區發改局副局長王劍透露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一:門戶樞紐
提升門戶樞紐集聚力輻射力影響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王劍介紹,這一方面將通過強化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深化港口資源和港航交流合作、高水平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多領域合作以及實施南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2020-2035年)五方面的措施,在南沙加快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功能重要承載區。
關鍵詞二:創新發展
加強粵港澳合作,共建創新發展示范區。通過高標準建設南沙科學城,同時,加強南沙科學城與“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的聯動發展,打造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
在縱深推進與港澳合作方面,將重點推動平臺載體“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人員交流“心聯通”,實現口岸通關、金融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法律服務、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方面的突破,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體系,提供與港澳相銜接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環境。
關鍵詞三:金融開放創新
實施更高水平金融開放創新,建設金融服務重要平臺。包括加快推動籌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港澳保險售后服務中心等重大平臺;高標準建設南沙國際金融島;拓展自由貿易(FT)賬戶體系功能和應用,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等。
關鍵詞四:灣區優質生活
高標準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通過加快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教育、醫療項目,實施港澳人才專項支持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精準引進計劃,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集聚新高地。
王劍表示,接下來,南沙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廣深“雙城”聯動重大機遇,發揮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優勢,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深化與港澳高水平全面合作,加強與周邊地區聯動發展,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先行探路、引領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