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學醫、參軍、入黨,吳孟超的一生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將青春和生命融于祖國的山河。
194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2019年從院士崗位上正式退休,吳孟超70年鞠躬盡瘁,成為我國醫療和科研戰線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
人民軍醫的精神血脈
吳玲回憶,接待上門的病人是吳老行醫生涯中經常發生的事,她往往會退到一邊,看著父親上前給病人“叩診”。父親會上前握著病人的手問病情,甚至額頭碰額頭去試病人的體溫。
每年大年初一,吳孟超都會穿著軍裝,帶領值班醫護人員,到病房里去給住院病人拜年。吳孟超會先搓搓雙手,才將溫暖的手伸向病床。
“吳老說,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得的都是大病,要投入多一些?!睎|方肝膽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麗跟隨吳孟超工作多年,從未見過吳孟超對病人說一句重話。
退役老兵羅永興20年前確診肝癌晚期,是吳孟超主刀切除了13厘米的惡性腫瘤。羅永興后來做了一面錦旗送過去,吳老不高興了:“100元錢不是錢?你生病不花錢嗎?”
白發老者的人格魅力
別看吳老對病人從不發火,對護士也不生氣,但醫生們都怕吳孟超。
挨罵,幾乎成為所有醫生們的共同記憶。一個人挨了罵,另外的人就會上前安慰他:“吳老罵你,是因為他沒有放棄你。”
這種作風后來被提煉成為“勇闖禁區、勇于創新、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吳孟超精神。
吳孟超只要不出差,每晚7點35分就開始在病房里轉。就算出差,他也會晚上突然打電話到值班室,看醫生在不在位。
“他總是能在你最熟悉的領域找到你想不到的錯誤?!眹酪匀赫f,他辦公室的墻上,掛有一份和規章制度釘在一起的檢討書,那是當年他代開一張處方單寫下的3000字反思。
醫學泰斗的樸實無華
吳孟超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卻始終不愿做廟堂中的神。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術臺上?!薄@句話吳孟超說了很多年。從1963年首次突破“中肝葉”手術禁區后,吳孟超一直堅持做手術,直到2018年,96歲高齡才告別手術臺。
“他都已經是頂級專家了,出差還住過經濟型連鎖酒店?!痹菏筷愋⑵交貞浾f,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吳孟超吃飯的原則是不能剩飯,自己“光盤”,還要提醒同桌的人要吃完,盤子里剩的菜他會分配下去。
吳孟超的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裝的是人。主刀手術后,吳孟超會堅持盡量用手工方式縫合傷口,因為用吻合器縫合需要好幾千塊錢,而手工縫合是不收費的——這個傳統在他工作的東方肝膽專科醫院一直延續了下來。
幾十年來,吳孟超團隊的手術平均費用,要遠遠低于國內其他醫院。“這種血脈傳承,就是人民軍醫的責任擔當?!焙\娷娽t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許勁松說。
據新華社上海2020年11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