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五豐村,仿佛置身于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南方日報記者 任龍
新變化來得悄無聲息,但46歲的陳芳察覺到了。
陳芳是江門臺山市海宴鎮五豐村人,兩年前,她創辦了全村首家東南亞風味小吃店?!耙郧?,除了節假日基本沒生意,現在每天都有不少人,本村人也來店里喝早茶,消費觀念轉變了?!?/p>
這個細微變化是五豐村美麗蝶變的一個生動注釋。走進如今的五豐村,仿佛置身于一個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245間紅白相間的民居錯落有致,新開業的民宿門口紅燈籠高懸;傍晚,天空變成了粉色,東南亞風情園和歸僑文化博物館吸引游客競相打卡;入夜后,五豐商業街燈火通明,電商直播間、東南亞美食餐廳、特色服裝店承載著村民的創業夢……
1963年,為安置13個東南亞國家歸僑難僑,五豐村應運而生。近60年來,從海邊灘涂地到特色歸僑村,再到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五豐村的鄉村振興路,也是陳芳和所有村民的幸福小康路。
小小斑斕葉鋪就致富路
7月的五豐村,天一亮就變得燥熱起來。5時剛過,許多人尚在夢鄉,陳芳已準時走向屋后的菜地。遠遠望去,成片嫩綠的斑斕長勢喜人,這是制作東南亞特色糕點的必備原料。
“都是自己種的,用多少割多少?!倍潭淌畮追昼姡惙家褞е淮罂鹉劬G的斑斕葉回到廚房。前一晚,她早早備好了第二天的用料——一盆黃糖炒椰絲、一鍋湯粉澆頭。次日早上,只需收割斑斕葉,榨汁、和面,再用手推車將所有原料送到200米開外的蓮芳美食店。
陳芳是一位忙碌的“打工人”。7時許,商業街上各家店鋪陸續開門迎客,店里的姐妹準時接手,開始一天的加工經營,她則還要騎上電瓶車趕到一公里外的鎮政府食堂上班。
蓮芳美食店大約30平方米,由于未設廚房,店員多數時候圍著門口一張小木桌制作糕點。合伙人林姨負責用斑斕汁面漿烙餅,另外兩人負責卷椰絲,約莫三四十秒就能制作一條斑斕卷。
當熱乎乎的斑斕卷散發出鮮甜的香氣,各家店迎來第一批客人。有周邊來趕集的村民,也有本村前來喝早茶的老人和帶孩子的年輕夫妻,花二三十元燙一碗越南湯粉,配上現烙斑斕卷或鮮榨斑斕汁,清涼又解暑。
“現在生活好了,很多鄰居都來店里吃早餐?!绷忠陶f,店里除了斑斕卷,還做印尼咖喱、千層糕、沙爹牛肉和春卷等東南亞風味美食和飲品,“年輕人最愛檸檬茶和冰鎮斑斕汁”。
臨近中午,五豐村迎來一天最忙碌的時段。旅游大巴和自駕游車輛接踵而至,各地游客涌進村莊,走進中心廣場邊的歸僑文化博物館,聆聽一段歸僑故事,或來到東南亞風情館,觀看一場泰國長甲舞……
此時,五豐商業街各家小食店早已坐得滿滿當當,各式特色糕點被一掃而空。蓮芳美食店外,圍著小木桌制作糕點的店員不知不覺已增加到7人。另一邊,陳芳的手機里不斷傳出“微信收款”提示音?!鞍邤叹砻刻熘辽儋u四五十盒,最多時賣過150盒。”她的語氣中透露著自豪。
川妹子變身僑鄉紅廚娘
作為五豐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陳芳的創業之路并非坦途。
陳芳本是一位地道的“川妹子”。上世紀90年代,她在深圳打工時結識了現在的丈夫。1999年,她離別家鄉遠嫁五豐村?!按謇锏姆孔与m然舊,但特別整齊,每個人都很熱情?!被貞浧鸪醯轿遑S村的情景,她的眼角一直掛著笑意。
和陳芳一樣,五豐村村民幾乎全部來自他鄉。這片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居住著750多名村民,他們均是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等13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歸僑難僑及其后裔、眷屬。在這里,他們放棄了僑居國語言,改說普通話,但很好地保留了東南亞各國民俗文化,將傳統美食、服飾和舞蹈等傳承至今。
融入新生活的過程中,陳芳與東南亞特色美食結緣。走在村里,看到近百歲的阿婆在門口烙斑斕卷,她出于好奇就跟著學?!鞍⑵藕軜芬饨?,我學會了就做給家人和朋友吃,他們都夸我,很有成就感。”說完,她咯咯地笑起來。
平靜的日子稍縱即逝,迫于生計壓力,陳芳再次走上打工路。但隨著年齡增長,她越發感到焦慮,“眼看女兒要上大學,夫妻倆每月只有兩三千元收入”。回到村里,看到不少比自己年齡大的婦女要么頂著烈日種菜,要么在碼頭和蠔場幫工,她暗想“必須找到自己的事業”。
陳芳憂思之際,創業機遇悄然來臨。
2016年前后,鄉村游持續升溫,各地摩拳擦掌,臺山市將目光投向五豐村,著力推介歸僑文化旅游資源。陳芳受邀代表五豐村參加當地的旅游節,推廣五豐村特色美食,被評為“僑鄉紅廚娘”。得益于此,一些游客慕名來到五豐村。人們驚訝于“江門竟藏著一個小小聯合國”時,陳芳敏銳地嗅到一絲商業氣息,“周末做了15盒斑斕卷拿到路邊擺賣,一上午全賣完了”。之后,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她便到村口擺賣。
萬事開頭難。此時的五豐村由于基礎設施欠缺,被戲稱為“三無旅游村”——一沒地方停車,二沒地方吃飯,三沒地方住宿。游客時有時無,“擺攤只能靠運氣,想開店沒錢又沒地方”,陳芳索性把目光轉向線上,嘗試在微信朋友圈銷售斑斕卷。
掀起村民自主創業熱潮
鄉村游點燃了陳芳創業的希望,也激活了五豐村美麗蝶變新動能。
2018年,鄉村振興東風吹拂南粵大地,五豐村迅速掀起一場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不到一年時間,全村廢棄牛欄豬舍悉數清拆,統一提升245間農房風貌,打造出13座特色庭院,新建風情園、中心廣場、游客休息涼亭、村內污水管網、污水處理池、生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村容村貌日新月異,陳芳的生意蒸蒸日上。兩年來,她通過微信朋友圈一步步把斑斕卷賣到臺城、江門、廣州,“最遠賣到川渝地區”。
2019年夏天,五豐村大力盤活廢舊民房、庫房,統一規劃打造五豐商業街,發包給村民自主經營。一位村干部找到陳芳,問她愿不愿意開店做生意,她當即答應,很快拉來5個同村姐妹合伙,籌辦全村第一家東南亞特色小食店。村委會又送給她們一份創業大禮包——三年租金減免。
在姐妹們看來,陳芳熱愛工作更熱愛生活。每逢周末,她會提前買好菜,做一桌拿手菜犒勞所有店員?!懊刻於己苊?,但特別充實,女兒明年就大學畢業了?!弊谧约簤裘乱郧蟮男〉昀铮惙佳凵駡远?,“政府給了我機會,我就要努力把這家店經營好。”
“蓮芳美食店成功帶動了8位村民就業,全面開啟了五豐村村民自主創業的熱潮?!蔽遑S村“兩委”干部陳謙偉說,2020年,五豐村成功躋身“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東南亞特色美食店發展到四家,三家民宿投入運營,提供客房超100套,解決全村近100人就業。
鄉村振興幫助陳芳實現了創業夢,也改變了五豐村年輕人的想法。如今,越來越多“僑三代”開始活躍在村里,或擔任村“兩委”干部,或做導游、當主播,共同譜寫新時代歸僑村的鄉村振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