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金菊巷坑坑洼洼、污水橫流,街坊們寧愿繞路都不走這里。”近日,珠海市翠香街道翠香社區金菊巷改造項目順利完工,昔日“衛生黑點”變身“潔白小巷”。家住翠香路120號的市民秦先生稱贊道:“現在巷子干凈了,還裝了路燈,這都多虧了社區的‘民生微實事’!”
今年2月,珠海市全面啟動“民生微實事”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將“民生微實事”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特色項目,與黨史學習教育一體推進。
截至8月19日,珠海市“民生微實事”確定項目3810個,涉及資金2.64億元。其中已實施項目3683個,已完成項目2383個,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1691個項目全部完成,為珠海建設民生幸福樣板城市提供了保障。
群眾“點菜”,政府“買單”
“以往的民生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缺乏群眾溝通和參與機制,導致項目實施結果與群眾期望存在差距,甚至會有與己無關的想法?!敝楹J小懊裆嵤隆惫ぷ黝I導小組辦公室(下稱“民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激發群眾的主動性,“民生微實事”項目采取自下而上形式,不設門檻、不分戶籍,所有轄區居民均可成為項目申報主體。
在橫琴新區,橫琴鎮將澳門居民納入服務類項目范圍,與澳門街坊總會橫琴綜合服務中心合作,征集澳門居民關心的堵點難點問題,跟進服務澳門居民近百人次。珠海高新區則將所有企業務工人員納入“民生微實事”服務范疇,廣泛征集轄區企業意見,完成了園區公共停車場建設、公共文體設施安裝等12個項目。
為實現高效精準服務,“民生微實事”項目征集需做到線上線下全覆蓋。珠海充分發揮村(社區)“兩委”人員、“兩代表一委員”、網格員、樓棟長等作用,開展入戶征集宣傳的同時,不斷優化“民生微實事”云服務平臺功能,全天侯接受群眾項目申報。截至7月底,“線上+線下”共征集群眾需求7663條。
項目資金保障方面,今年珠海投入3億元專項資金,專門保障“民生微實事”項目實施。金額不滿5萬元的項目由村(社區)黨組織決議,報鎮街備案即可實施;金額5萬元以上的項目由鎮街審批后實施,確保項目征集快、審批快、落地快。
注重協商,多元參與
“人行道都被大樹遮擋了,居民日常出行很不方便?!薄伴艠涿阑松鐓^環境,清理掉實在太可惜。”在珠海市吉蓮社區居民代表議事會上,社區居民圍繞人行道改造工程項目展開了討論,議事代表對是否要清理六棵榕樹存在分歧。經過討論協商,該社區最終決定在保留六棵榕樹的同時將道路拓寬,群眾都表示十分滿意。
“‘民生微實事’注重開放協商,讓老百姓自己討論錢怎么花、事怎么辦。”珠海市民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議事協商作為“民生微實事”的必經流程,在項目征集、遴選、實施過程中體現了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社區能人等群體的參與權,激發了群眾的社區主體意識和自治意識。
廣開社會參與渠道的同時,珠海借“民生微實事”的實施,培育壯大了一批社會組織,促進“社區、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形成“五社聯動”,加快形成社會治理的最大合力。目前,“民生微實事”項目已撬動珠海社會資金162.6萬元。
項目實施讓群眾參與,項目成效由群眾評議。截至8月19日,珠?!懊裆嵤隆贝_定項目3810個,涉及資金2.64億元。其中已實施項目3683個,已完成項目2383個,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1691個項目全部完成。珠海市統計部門面向全體市民開展網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市民對“民生微實事”滿意率達94.9%。
“接下來,珠海將把‘民生微實事’作為常態化工作來抓,打造成為珠海建設民生幸福樣板城市的特色品牌,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珠海市民微辦相關負責人說。
南方日報記者 蔣欣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