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2月26日電(記者 唐貴江) 如何在“抗癌”和“戰疫”中走出“雙贏”道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秘書長和常務理事、廣東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教授,日前就腸癌患者怎樣平穩渡過這段特殊時期做出解答。

針對有潛在腸癌癥狀的人群(如:便血,腹瀉等),但還未確診患者,現階段是否需要就醫確診?陳功教授表示,出現這些癥狀首先要判斷是不是急診的癥狀。一般如果是簡單的便血,最常見還是痔瘡、肛裂這種良性疾病。但是如果出血很厲害甚至發生休克的癥狀,就需要當做急診癥狀看待。此外,比起便血,腸梗阻的患者更需要來醫院就診。
陳功教授表示,在疫情期間,一般來說,抵抗力差的人肯定是容易感染。比如說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腫瘤患者更是屬于高危的易感人群。剛做完手術的和放化療的患者,或者是本身到了晚期的患者,機體免疫系統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如果再合并高齡和全身伴發病,感染危險度就更高。
在注意防范方面,專家表示,第一,盡量保護好自己,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個人防護及隔離;第二,如果抗癌治療能停,那當然可以停一停。如果不能停,在放療、化療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豐富、均衡的營養,避免感冒,去除感染的相關因素,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第三,補充特殊的物質來增加機體免疫力,比如以胸腺法新為代表的這一類藥。胸腺法新對于刺激T淋巴細胞的增生,刺激機體的正向免疫力是有幫助的。
針對已完成全部治療的胃腸腫瘤患者,陳功教授建議,如果是剛剛做完手術的病人,在術后的頭一兩個月內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一般少食多餐;對于康復期的患者,營養飲食要豐富均衡,食物要干凈衛生。人體合成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免疫細胞等都需要蛋白質,所以高蛋白的肉類也一定要吃。而且放化療的病人,剛剛做完手術的病人,需要大量的營養消耗,飲食要營養豐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