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流的技術工人,就沒有一流的制造。近年來,工匠精神成為當前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詞。作為制造大省的廣東,歷來重視技術人才培養。目前,廣東技能人才總量、高技能人才總量均居全國第一。
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廣東正全面推進“廣東技工”工程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讓“廣東技工”工程引領職業發展新時尚。聚焦技能人才成長,講述技能人才的成長故事,窺見“廣東技工”工程與廣東制造的發展變化。
“工匠精神關鍵在于傳承,將最精的工藝與經驗傳承下去,才能不斷推向新高度?!苯衲辏?020年)24歲的黃楓杰,剛剛畢業兩年,但已經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
2017年,黃楓杰斬獲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下稱“世賽”)原型制作項目中國首金。隨后,他成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指導兩名學生參加第45屆世賽。2020年,他又帶領3名選手,包攬了第一屆廣東省技能大賽原型制作項目前三。最近,他正為2020年年底的全國技能大賽及明年的世賽做準備。
黃楓杰曾經榮獲“南粵工匠”榮譽稱號。(攝影:梁喻)
用技術走出別樣人生路
1996年出生的雷州小伙黃楓杰,受到爺爺和叔輩的影響,從小就喜歡動手操作。16歲那年,即將中考的他選擇學習技術。“我想用技術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秉S楓杰回憶當初選擇學習技術時說,當年他的哥哥正備戰高考,考慮到家里的現實條件和個人興趣,他果斷報考了技校。至今,他已經在發展技能這條道路上走了近8年。
2012年9月,黃楓杰進入廣州市技師學院學習模具設計與制造,開始接觸原型制作項目。原型制作涵蓋設計、3D打印、銑床、車床、手工打磨、拋光、噴漆七大工序,屬于企業產品批量生產的前期環節,這項技術的實際意義在于將圖紙上概念性的產品轉化為現實產品??梢哉f,基礎工業離不開原型制作。
黃楓杰表示,最初接觸原型制作時,最好的技術在日本、韓國,但很快國內的技術水平就從不成熟邁向了領先水平。“原型制作最基本的東西在于不斷地打磨、不斷地改善,我們的技術精度隨著制造水平發展不斷提升?!秉S楓杰說。
得益于技術的發展,黃楓杰學到了越來越多的技能,更獲得 “黃一刀”的外號?!斑@是源于他精準的機床切割技術,‘一刀準’意味著精準度絲毫不差?!笔蕾愒椭谱黜椖繉<壹娼叹毥M長、廣州市技師學院模具專業帶頭人趙曉霞說,這樣的絕活是黃楓杰在國際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撒手锏。
得益于技術的發展,黃楓杰獲得 “黃一刀”的外號。(攝影:梁喻)
黃楓杰與徒弟。(攝影:梁喻)
技工教育是奮斗新場地
“盡管拿到了世界冠軍,但在原型制作項目上,我想傳遞積累更多經驗?!?017年,黃楓杰斬獲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原型制作項目冠軍,從領獎臺走下來后,他選擇留校做一名老師。
2019年,廣州市技師學院以黃楓杰名義申報成立國家級原型制作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定位為深化與企業產業緊密對接的窗口,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技能創新、技能攻關、技藝傳承等功能。
有了工作室,技能大師黃楓杰也帶起了徒弟。2018年至今,他已經帶了70多個學生。在加工技巧、設備精度調控等指導上,他要求學生抓好每一個細節,將誤差降到最低。
廣東制造的發展讓一名名廣東技工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而技工大軍的崛起又助推著廣東制造的發展。“總書記說過,廣大青年要‘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秉S楓杰表示,目前對他來說,技工教育就是他奮斗的新場地,他將努力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學生,并持續不斷地汲取更新、更強的技術,讓自己變成名副其實的能工巧匠。
他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通過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希望更多的青年工匠為中國制造、中國智造貢獻青春的力量。
(制圖:黃江霆)
對話——
差生讀技校的偏見正逐漸被打破
記者:近年,“廣東技工”工程全面鋪開,置身其中的你感受到了哪些變化?
黃楓杰:隨著“廣東技工”工程的推進,技術人才的待遇、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這樣的社會氛圍能打破差生讀技校的偏見。
以前技工院校的學生覺得低人一等,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F在技校無論是生源還是發展都越來越好。我們不僅獲得了更多榮譽,還獲得了更多就業機會。比如,我帶的一個學生梁耀鋒(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原型制作項目全國選拔賽第二名)現在已經是某大集團的重點培養對象。
(作者單位:羊城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