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章雄(前中)和他創作的3件作品。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攝
南方網訊 結束在山西大同的比賽,回到東莞的第二天,高章雄又一頭扎進學校的實訓課室,為接下來在北京舉辦的另外一場技能大賽做準備。
兩年前,來自云南昭通的高章雄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到東莞技師學院學習烹飪專業。在全國首屆扶貧職業技能大賽中,他代表廣東參加了西式面點師項目的比賽,獲得優勝獎?!拔蚁氤蔀榧寄苄腿瞬?,通過比賽提高技藝?!备哒滦壅f。
在這次比賽中,有幾位廣東隊選手的經歷與高章雄很相似——過去貧窮的生活條件一度讓他們覺得前途渺茫,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他們獲得到廣東學習的機會。與此同時,廣東正全面推進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基本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這些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選手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向往的生活變得觸手可及。
6個月制作上千根法棍
“參加比賽讓我發現自身不足”
手指輕輕一掐,一朵豆沙做成的玫瑰活靈活現。賽場上,高章雄對照著流程圖一絲不茍地完成3件作品。身材高大的他心思細膩,有著一雙巧手。
“高考后,原本我已經被貴州一所??茖W校的建筑專業錄取,看到老師在微信群里介紹東莞技師學院的扶貧招生政策,其中有我感興趣的烹飪專業,便到區里的教育局報名?!备哒滦壅f,家里人也支持他的決定。
于是,高章雄便到東莞技師學院的校企合作班學習,學費幾乎全免。在校期間,高章雄每月能領到400元的生活補貼,到企業實習每月還有2000元左右的薪水,基本可以滿足他生活、學習開支。
入學后,了解到學校的烘焙訓練基地正在招人,他不假思索地參加了?!斑@類針對比賽的培訓都是很有經驗的教練授課,可以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參加比賽也能讓我發現自身不足,不斷改進?!备哒滦壅f。
訓練基本功很乏味,強度很大,一個月只有一天能放假,中午沒有午休,要繼續訓練。高章雄說,最開始時有40多人參加訓練,到現在堅持下來的,包括他在內只剩下5名學員。
盡管辛苦,高章雄卻樂在其中。對他來說,看著面包慢慢地發酵是一種享受。光是法棍制作,高章雄就練習了6個月,做了上千根?!胺ü鞯拿鎴F制作是比較考驗技術的,如果法棍都能做好,做其他面包就都不在話下了?!?/p>
這次比賽,高章雄的作品主題是“節節高升,花開四季”,蛋糕上裝飾著各種顏色的花兒?!耙驗槲矣X得花是美好的代表,花開四季,寓意著在扶貧政策幫助下,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過上美好生活?!?/p>
在此之前,高章雄還沒參加過國家級的比賽。與同臺競技的其他選手相比,他接觸烘焙的時間并不算太長。這次能夠拿到第十名、優勝獎,學校的老師都很滿意,他卻只給自己打了70分,“我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畢業后,高章雄想留在廣東,找一家糕點店工作,“跟老家相比,廣東這邊的工作機會更多,收入更高”。
一次參觀讓夢想萌芽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西式面點師項目的另外一位廣東隊選手毛玉鳳是高章雄的同班同學,兩人是老鄉,更是好“戰友”。賽前準備時,兩個人會相互提建議、幫忙搬器材。比賽時,一人上場,另外一人總會守在賽場旁全程觀看。
毛玉鳳家里七口人,父母不識字,在家務農。由于家境貧困,她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已經輟學外出打工,只有她還在校讀書。有一次,毛玉鳳到一家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線參觀,“那時候就感受到掌握一項技能有多重要。”毛玉鳳回憶,那是她第一次萌生出靠雙手、靠技能改善家人生活的想法。
2018年高考結束,毛玉鳳順利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教育對接的學生之一。經歷兩天一夜的車程,她第一次來到東莞。
直到比賽前兩個月,毛玉鳳才開始參加針對比賽項目的訓練,每天都要花很長時間練習。
“在學校時,經??吹剿麄儚囊辉缬柧毜酵砩?點多,非常辛苦?!睂W校的帶隊老師陳錫泉說。
賽場上,毛玉鳳一次次在速凍柜和操作臺之間來回奔跑,瘦小的身軀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皠偵蠄鰰r有些緊張,可是看到每天都接觸的烘焙器材,覺得很親切,就不緊張了?!?/p>
毛玉鳳很珍惜這次得來不易的機會?!叭绻皇菑V東、東莞的對口幫扶,如果比賽主題不是扶貧,我很難有機會參加國家級的賽事?!薄叭裟悴粔蛐疫\,請拿出足夠的努力。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彼S眠@句話自勉?!白屪约河惺伦觯心繕?,有時間,有規律。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負時光,用好一技之長,過上向往的生活?!?/p>
苦練膽量口才實現華麗轉身
“不能因為一次失誤就止步于此”
毛玉鳳完成比賽走出賽場時,餐廳服務員項目的廣東隊選手王磊憶正站在布置好的餐臺前,向評委介紹自己的創意。眼前的餐臺按滿月宴的場景布置,王磊憶將新生兒誕生的喜悅與脫貧攻堅的獲得感聯系在了一起。
王磊憶出生在云南昭通,是地道的苗族妹子。到廣東上學前,她連坐車去外婆家的幾十元車費都沒有,家里三姐妹都在讀書,懂事的她本已經做好到工廠做工、賺錢養家的準備。初中畢業時,聽說有免費到廣東讀書學技能的機會,還能領取生活補貼,她決定爭取這個名額。
來到廣東,王磊憶成為東莞技師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翱粗吧囊磺?,我心里空空的,突然從一個話嘮變成了啞巴。面對老師的叮囑,我只會用‘嗯’回答?!睘榱藥椭趵趹洷M快適應新環境,老師特意讓她擔任副班長。
“我們專業有很多導游方向的課程,這些課程都很好地鍛煉了我的口才和膽量。”王磊憶說。除了上課,她還主動參加了輪滑社、舞蹈隊等各種社團、組織各類活動。慢慢地,她找回了開朗、自信的自己。
從剛到學校時只會回答“嗯”,到如今面對眾多評委毫不怯場、流利介紹創意構思,廣東的學習經歷幫王磊憶實現了“華麗轉身”,這種轉變也讓老師感到驚訝。“我想是我的自信和流利的表達,讓我從賽前學校的選拔中脫穎而出?!?/p>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由于參賽經驗不足,準備時間倉促,比賽發生了點小插曲——王磊憶忘了帶上筷子套,只能臨場借用不配套的頂替。為此她有些自責,在賽場上差點急得掉眼淚。但王磊憶沒有因此氣餒。
“成功不相信眼淚。不能因為一次失誤就止步于此。我以后還會積極參加類似的比賽,把這一次的失誤彌補回來?!蓖趵趹浾f?;氐綄W校,她準備考取導游資格證?!爱厴I后我想成為一名導游,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p>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肖文舸 實習生 黃錫勝 發自山西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