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8月31日電 (陳文 朱族英)記者31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人社局”)獲悉,該局近日出臺《政務服務信用承諾管理辦法》,在深圳市率先推行“信用審批”新模式。
首批將試點上線4個事項,包括博士后設站單位申請一次性資助、博士后設站單位申請日常經費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死亡待遇申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結算。
截至2020年7月31日,人社“秒批”事項已達到36個。此次人社局在“秒批”服務實踐的基礎上,對暫不具備“秒批”條件,但申請人信用良好、風險可控的業務事項啟動“信用審批”,實現“信息比對馬上辦”“信用申報即時辦”,進一步壓縮企業群眾辦事等待時間,提高審批效率。
“信用審批”改革將傳統的事前審批轉變為事后監管,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結合隨機抽查、定期倒查等方式進行校核、跟蹤,確保監管全覆蓋。對事后監督發現問題的,由申請人補正;因過失申報錯漏的,允許申請人進行信用修復;以虛構、造假等欺騙手段申報通過審批的,依法撤銷,并將申請人列入政務服務懲戒名單。
據了解,申請人自主選擇信用承諾方式申報業務,申報完成后系統自動生成《信用申報承諾書》,對申報信息、材料真實性以及違約責任等作出書面承諾。
此外,該模式鼓勵申請人主動守信以享受信用申報“秒辦”便利。申請人的個人信用承諾、事后核查履約情況等將納入市人社系統乃至全市信用平臺,一旦“違約”,將不能享受“信用申報”“秒批”“不見面審批”“容缺辦理”“無感申辦”和壓縮時限、預約辦理、綠色通道等一系列便利性服務。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將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進行業務申請限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