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龍勝張家村村民登上旅游“大舞臺”。
初秋的桂北山區,已有絲絲寒意。貓兒山腳下“老山界農家樂”的廚房里,熊熊爐火把苗族婦女趙龍玉的臉蛋映得通紅。屋里,肇慶國旅項目人員正在埋頭盤算一條更優的旅游線路。
“桂林山水甲天下”。風光秀麗、紅色資源豐富的桂林市資源縣兩水苗族鄉塘洞村,卻“守著金飯碗發愁”——山高路遠,山貨難入城,秀美山水引不來城里游客,村民靠天吃飯,收入寥寥。
自從3年前同樣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肇慶對口幫扶桂林,廣東七星巖與“甲天下”山水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旅游資源成了“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好風景變成好前景。
從好風景到好前景
特色民宿等撬動旅游消費鏈
“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1934年冬,紅軍勝利翻過桂北的越城嶺后,陸定一在塘洞村的趙氏宗祠里,寫下經典名篇《老山界》。
80多年后,峰巒疊嶂下,連綿林海中,塘洞村的村民修建、修繕了紅軍長征翻越老山界紀念館、趙氏宗祠、雷公寺等一批紅色遺址,發展起了紅色旅游。景點建起來了,但是留不住過夜客。
2017年9月,肇慶端州結對幫扶桂林資源縣,肇慶端州區駐資源縣工作組組長梁儒發打算改變現狀。如何使勁才能抓住游客?通過調研,工作組確定了幫扶思路:必須補上硬件設施和旅游推薦的欠賬,通過修建民宿和優質農家樂,讓游客“看花眼”“養足胃”。
2018年,項目正式立項。2020年5月18日,“老山界民宿”正式揭牌。工作組投入粵桂幫扶資金470多萬元,引入專業運營公司——資源西延旅游有限公司,塘洞村李洞屯建起3棟特色高品質民宿。
“一共有28間房間,以及鄉村主題餐廳、包廂、休閑茶吧等,最多可接待游客130人,還能舉辦各種會議?!笨粗袼抟惶焯旖ㄆ穑炼创宕逯撇x喜形于色。
“預計今年全年游客量將達15萬人次,是往年10倍以上?!碧撇x介紹,村里現在還大力鼓勵村民種養紅薯、雜糧,并與民宿、“農家樂”簽訂購銷協議,預計將帶動貧困戶137戶526人脫貧致富,為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萬元以上。
從“面朝黃土”到“斜杠農民”
貧困戶登上旅游“大舞臺”
“村子舊貌換新顏,喜迎八面四方客。新鮮油茶來招待,歡迎你來我家坐……”從龍勝各族自治縣縣城沿著蜿蜒的山路向北駛去,遠遠就聽見從張家村傳來的苗寨山歌,身著苗族服飾的村民在村口載歌載舞歡迎來客。歌聲最嘹亮的一位,是被村民稱為“臺柱子”的銀焱媛。
曾經,她是村里散居在山林里的深度貧困戶之一。“那時只能靠天吃飯,種幾畝地,住的老房子也很破舊。”憶及往昔,銀焱媛唏噓不已。過去在張家村,大多數村民跟銀焱媛一樣,靠種植玉米等作物為生,收入微薄,貧困發生率一度達50.2%。
2017年起,肇慶高要區結對幫扶龍勝縣。高要區駐龍勝縣工作組組長伍永強走訪調研發現,張家村經過幾輪易地搬遷和村容村貌的改造后,村民的基本生活已得到保障,但仍缺乏合適的增加收入手段,脫貧工作陷入瓶頸。
龍勝縣是廣西旅游大縣,每年接待旅客超800萬人次,瞄準當地的這一優勢,高要將開發張家村苗族風情旅游資源作為幫扶工作的主要發力點。
“在高要的支持下,我們將游客接待中心建了起來,現在游客到村里有了休息和用餐的地方。”張家村村委會主任楊啟良介紹,在游客接待中心幫廚和演出的都是村民,只要有游客,苗家特色“合攏宴”每天都舉辦。
3年來,張家村累計接待旅客已超16萬人次。這里從一個無人問津的深度貧困村,變成了龍勝旅游新的“打卡點”。
“如今,我們扛起鋤頭能種地、穿上服裝能演出、脫下服裝能賣貨,游客們都說我們是大山里的‘斜杠農民’?!便y焱媛笑道。
楊啟良說,除了觀看村民們的特色歌舞演出,游客還可以跟著他們下河摸魚、進田插秧、制作豆腐等,整個村子成了一個展示苗族農民風采的“大舞臺”。
從深山走向大灣區
兩座旅游城市的山海新對接
“念好‘旅游經’,讓貧困山村吃好‘旅游飯’,為當地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只是第一步。”連日來,肇慶高要駐龍勝工作組的4名扶貧干部正緊張地與肇慶各大旅行社對接,“我們爭取能多引一些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游客來到張家村,為村里集聚更旺的人氣?!?/p>
以旅游為紐帶,肇慶和桂林兩座旅游城市正在建立起山與海新的連接方式。
“通過結對幫扶,我們正全力幫助桂林貧困縣、貧困村直接對接大灣區市場,同時加大對扶貧協作地區旅游景區、旅游商品等旅游線路和產品的推介力度,打造旅游品牌,為脫貧攻堅添磚加瓦?!闭貞c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就在不久前,在扶貧工作組的牽線搭橋下,我們與肇慶市七星旅游集團、肇慶市星湖國際旅行社進行了深度交流。他們對于在塘洞村開辟多條紅色旅游線路十分感興趣?!碧撇x高興地說。
“到龍勝旅游,已經成了不少肇慶市民乃至廣東市民的旅游熱門路線。”肇慶山水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梁凱縈近期接連收到咨詢信息,“之前兩地出臺了一些東西部扶貧協作優惠政策,廣東籍游客可獲景區門票及部分飯店的減免優惠,兩地游客資源得到了互相促進?!睌祿@示,3年來,共有近5萬名肇慶游客通過動車游、自駕游的方式,游覽龍勝絕美風光。
伍永強告訴記者,在初步打響龍勝在粵旅游品牌后,他們下一步還計劃將來自大灣區的優質企業、資本、人才介紹到龍勝去,攜手創新發展“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生態”等新業態,為大山里的旅游產業注入新動能。
“我們還希望通過旅游扶貧帶動消費扶貧,將深山里的優質特色農產品輸送到廣闊的大灣區市場中去?!蔽橛缽娬f。
■數讀
●2017年以來,廣東各級財政資金累計支持桂林市資源縣、龍勝各族自治縣約2.78億元,實施扶貧協作項目153個,助力資源縣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23.2%下降至2019年的0.21%,龍勝縣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8.7%降至0.26%,均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肇慶端州在資源縣規劃實施“造血”產業項目14個,總投資5653.88萬元;引導東部企業到資源縣投資產業項目7個,落實企業實際投資3000萬元;累計新增特色種植2956畝、新增產業基地2699畝,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戶高達98%。
●肇慶高要結合龍勝貧困地區產業特點和自身資源優勢,精準謀劃援建項目,共實施產業、就業、醫療、教育、扶貧車間、易地搬遷等項目91個;建設扶貧車間8個,就近安置就業350人,先后帶動3.18萬貧困人口脫貧。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余秋亮 李志穎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