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剛提到利用學習強國平臺教學,效果如何?”
——“我們的學生全部都在平臺上進行注冊,我會引導他們在平臺上查詢安保相關的知識,效果不錯。”
這是9月26日上午,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廣東省選拔賽上的一幕,參賽的教師選手在10分鐘的陳述說課后,由評審專家自由提問。
此次選拔賽在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舉辦。比賽設置公共類、機械類、電工電子類、信息類、交通類、服務類、財經商貿類、工業綜合與農業類、文化藝術與綜合類9個類別。前期經過132名專家對教學設計文本進行評審,來自18所技工院校的90名參賽教師從400多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進入說課與答辯環節。
最終的選手總評分將按教學設計評審、說課與答辯評審各占50%計算,每個類別評選一等獎1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6人,各類別一等獎獲得者將代表廣東省,參加11月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總決賽。從報名參賽到晉級全國賽的淘汰率高達97.8%。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是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全國總決賽的協辦單位。本屆參賽的教師中,就有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商貿服務產業系張櫻楸的身影。她此次選擇的參賽內容與直播文案的撰寫相關。
“這是第一次參加此類比賽,高度緊張?!睆垯验备嬖V記者,為了參加比賽,她精心設計并對文本多次修改,力求在最后的說課與答辯環節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大賽也幫助她提高了教學方法,將比賽經驗轉化到教學當中。
“選擇直播相關內容進行備課,是今年年初疫情在家刷直播帶貨時萌生的想法。一開始選擇直播產品時,曾在化妝品和農產品之間猶豫,后來看到滯銷農產品能夠通過直播銷售,能夠幫到農民,所以確定以農產品為直播內容。”張櫻楸說,“今年人社部新發布的職業中有互聯網營銷師,說明這個職業是社會有需求的,教學內容緊跟市場需求也是有必要的?!?/p>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高度重視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面向全省146所技工院校3萬多名教職員工建立教師輪訓制度,構建了“學院+基地”的師資培訓網絡,先后共開展師資培訓2萬多人次,并開展師資赴境外雙向交流培訓,選派技工院校優秀教學骨干赴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引進境外職教赴廣東開展師資培訓200多人次,全面打造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技工院校師資,助力打造規模宏大、技能精湛、追求卓越的“廣東技工”隊伍,推動“廣東技工”助力“廣東制造”蓬勃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鄭慧梓 通訊員 蕭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