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長得這么小巧,到底是磨什么的呢?”“真想親手摸摸它啊”……日前,惠州市博物館走進惠州中學,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眰鹘y文化進校園教學體驗活動,向在校師生宣講“昆山片玉”石磨、東坡先生與惠州茶文化的歷史故事,并設計了宋代點茶、東坡先生寓惠書法拓片等游戲,讓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
到過惠州市博物館參觀的朋友們,一定見過博物館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物。比如鎮館之寶“昆山片玉”小石磨,它靜靜地佇立在玻璃展柜內,散發著神秘的氣息?;葜葜袑W的同學們親身體驗了一次仿古茶磨的用法。
“原來這個小磨是用來磨茶葉的呀,長得可真可愛!”一位小同學一邊用仿古茶磨磨茶,一邊喃喃自語。通過自己動手磨茶點茶,同學們了解到惠州是嶺南地區最早種茶喝茶的地方之一?;葜莘N茶始于東晉,在唐代得到大發展,至宋代,斗茶已成為一方習俗,有謫居惠州的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詩文為證。
活動現場另一側,同學們拿拓錘乒乒乓乓地拓著,沒一會功夫,一張“德有鄰堂”拓片便完成了。通過宣教員小姐姐的講解,同學們了解到“德有鄰堂”原是東坡先生的客廳匾額,出自《論語》:“德不孤,必有鄰”。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感到孤獨。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學習東坡先生品德高尚、豁達樂觀的精神。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博物館主辦,接下來還將繼續走進惠州市其他學校及社區。
【南方日報記者】糜朝霞
【通訊員】侯慧梅
【圖片】惠州市博物館講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