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州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六穩”“六?!?,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步回升,總體持續向好。
近日來,前三季度廣州各區經濟數據陸續公布,總體呈現齊穩向好的大趨勢。從總量來看,天河區GDP為3788.29億元,繼續穩居全市首位,黃埔、越秀緊隨其后。從增速來看,南沙區GDP同比增長4.2%,排名全市第一,其次是增城、黃埔、越秀、從化。
發展動能不斷積蓄,經濟向常態回歸,各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前三季度廣州農業增速創近十八年新高,從化、增城等涉農區農業發展也實現了“加速跑”。投資項目釋放更大產能,南沙、黃埔等多區投資均加快增長,補短板、強弱項。各區培育多年的新興產業也開始“亮劍”,如海珠1-8月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50.5%,黃埔生物醫藥制造業前三季度增長58%。
農業成“黑馬”
增速全市創新高,各涉農區均“加速跑”
廣州前三季度經濟表現,最讓人意外的可能是農業:廣州農業增速創近十八年新高。放眼廣州各區,從化前三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9%,增城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花都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主要涉農區均呈現逆勢上揚的強勁發展趨勢。
農業何以成“黑馬”?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一直以來廣州也在千方百計地“穩”農業。今年春耕時期,廣州就明確提出保障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為激發種糧積極性,春耕時期各區打出惠農政策組合拳,如增城區為種糧大戶配套增加補助100元/畝/造,南沙區對旱作改種水稻補助500元/畝等。優惠政策的護航下,今年廣州新增種植面積2.36萬畝,同比增加17%,預計總產量5.7萬噸,同比增產20%。
“穩”住基本盤是第一步,農業異軍突起靠的是科技賦能,在現代農業技術推廣下,新的農業運用層出不窮,傳統的種業種植也變得“科技范”十足。
在位于增城的幸福田園智慧農場,多架極飛農業無人機在空中集群作業,給機械化種植的水稻田進行早期病蟲害防治噴灑。每小時一臺農用無人機空中噴灑效率相當于近100人的人工勞動?!拔覀兊淖罱K目標是農業無人化?!睒O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說。
每一個農業環節的科技變革,最終帶來了傳統農業種植的質的改變。
在位于從化的華瑞綠源植物工廠,覆蓋薄膜高精度控制著太陽光穿透,數字化管理模式對植物生長的溫度、濕度、營養液等自動控制,在最優的生長環境下,蔬菜能實現一年19次收成?!爸参锕S生產時間短、產量高,同等面積產量是普通種植的20倍,一般無土栽培的5倍?!北本┤A瑞錦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代之娟解釋說。
從體量上看,廣州并非“農業大市”,但從農業科技看,廣州正加快建設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種業小鎮等創新平臺,建立健全“5G+智慧農業”體系,科技優勢顯著。
如今,廣州各區正發掘農業發展新模式、探索新增長點。在黃埔,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引進袁隆平院士團隊,打造農業科技領域的“黃埔軍?!?;在從化,艾米5G數字農田系統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在南沙,劉少軍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廣州南沙水產種業創新中心將全力打造種業“硅谷”……
日新月異的農業,為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添一份保障?!耙继柕半u產業園將成為全世界單體最大的蛋雞產業園?!睆V州壹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容梅說,該產業園全面建成后將可滿足600萬市民食用鮮雞蛋的需求。
抓住項目“牛鼻子”
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加快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廣州各區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以更大力度、更精準投資來補短板、強弱項。
前三季度,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的大背景下,南沙、黃埔等多個區域投資均呈現加快增長的狀態。
在重點建設項目的帶動下,前三季度,南沙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增速較上半年提高8.3個百分點,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0.7個百分點,在全市各區排名第一。其中,完成建設改造投資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4.5%,同比增長49.3%。
黃埔區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持續加大,全區固定資產投資超千億元,同比增長17.0%,較上半年提高4.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黃埔區以“百大項目慶百年”為牽引,進一步強化有效投資拉動,實施重大項目引進攻堅,全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滾動儲備一批產業、科技、交通和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動華星光電、小鵬乘用車等百億級項目落地。
基礎設施投資延續上半年增長態勢,為各區發展注入活力。越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6%,比上半年提高8.1個百分點,其中受地鐵和電信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拉動,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增長22.7%。伴隨大崗及萬頃沙片區開發建設、地鐵十八號線、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工程等項目的推進,南沙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占全區投資比重40.6%,同比增長67.7%。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增城以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全區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實現投資額164.6億元,同比增長32.9%,比上半年大幅提高31.1個百分點,展現良好的發展韌勁。
在大型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帶動下,各區工業投資加快恢復。恒大汽車、豐田五線等項目牽引,南沙區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0.1%,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今年以來,黃埔區出臺“促進消費品工業發展8條”“助力國內大循環8條”等政策措施精準發力,服務重點企業補產增產,鼓勵和支持一批企業技術改造、增資擴產,推動新投產項目加快提升產能,強化工業在穩增長中的支柱作用。前三季度,該區二產項目投資額257.87億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76億元,增長18.3%。
值得一提的是,從化區完成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0.2%,中國電信5G云計算中心、逸仙電商、蘇寧智能供應鏈、好萊客家居等項目落地,進一步夯實區域的產業動力,推動全區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8.1%,增速領跑全市,為打造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奠定良好基礎。
新動能初露鋒芒
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異軍突起
放眼廣州各區,一個趨勢是新動能發力,多年磨一劍的新興產業強勢崛起。
在海珠,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成為該區的新“殺手锏”。前三季度,海珠區GDP同比增長1.1%,增速由負轉正。而1-8月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持續高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60.99億元,增長50.5%。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稅收增長61.2%,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全區經濟增長與科技進步的新引擎。
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何以脫穎而出?與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下稱“廣州試驗區”)強勢帶動密不可分。
今年7月,唯品會全球總部項目成為廣州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首個交付使用項目,標志著琶洲核心片區進入企業入駐運營新里程。騰訊、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速凸顯,1-9月,琶洲西區23個拍地企業成立的125個項目及業務運營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8.18億元,增長25.2%。同時,琶洲地區項目投資支撐作用突出,33個琶洲項目完成投資102.0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99.4%。
新興產業的創新“矩陣”開始形成,前三季度海珠區新登記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企業4233戶,同比增長75.9%;新登記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行業企業252戶,增長7.7%。
同樣的趨勢也發生在番禺區。前三季度番禺GDP增長1.7%,多個經濟指標增速創年內新高,其中,新高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289.94億元,增長13.7%,拉動營利性服務業增長8.4個百分點。
天河軟件業和電信業也展現出發展韌性。數據顯示,天河軟件業逐月回升,前三季度營收增長8.8%,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17.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4%。電信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電信業務總量增長23%。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胡志剛在廣州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廣州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獲評全省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并入選全省首批人工智能產業園;大學城片區則突出“科創孵化”的特色,培育了新三板上市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52家;金融城片區起步區引進了平安銀行等11家金融企業總部;魚珠片區獲國家批復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 廣州試驗區產業發展不斷聚焦。
黃埔區培養多年的生物醫藥產業展現出強勁動能。疫情防控需求極大促進了該區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與生物醫藥制造業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0%和58%,這兩個行業已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
多年來,廣州“放長線釣大魚”培育新興產業,苦心經營多年,新動能已初露鋒芒。
線上銷售促消費復蘇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面對疫情,線下消費遇冷,消費這輛馬車如何拉動經濟發展?
位于越秀區的“老牌”商圈北京路在轉型升級,9月23日升級開街后,引入一批品牌店,試水多種新業態,隨著中國最大NBA旗艦店、故宮文創相繼落戶,品牌增加至1057個。
年輕人青睞的天河路商圈也求新求變,啟動了暢游商圈、云上逛街、線下樂購、夜間消費、直播帶貨等九大行動,推動商圈復蘇。截至6月底,該商圈銷售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九成,比4月份增長80%。
從下半年開始,花都通過豐富的文化、旅游、體育惠民活動以及推出的花都旅游精品線路,推出“花漾花都盛夏有約”“花漾花都 暢游金秋”等活動,提振市場消費信心,以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各行各業的經濟復蘇。今年前三季度,花都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31億元,同比增長22.0%。
在重點企業拉動下,黃埔區商貿業前三季度實現商品銷售額總量6998.37億元,增長13.6%,總量全市排名第1。前三季度,黃埔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2.92億元,增長14.0%,已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消費升級類商品如通訊器材類,家具類限上零售額分別增長17.1%和15.6%。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各區通過在線下創造新消費場景拉動內需,與此同時,線上消費也強勢崛起,消費正實現著復蘇性增長。
幾個月前,廣州首屆直播節的開幕,27萬場直播,累計優惠超10億元。直播節籌備組從2800多個商品中遴選出1000多個優質廣州品牌,廣州酒家、陶陶居、皇上皇等知名廣州老字號紛紛“觸電”直播。
在番禺,今年以廣汽傳祺和廣汽新能源汽車為主推產品和以旅游美食為主題的兩場直播,在6.5小時超過1880多萬人次觀看、訂單超過4萬,“番禺制造”“番禺智造”借助直播實現線上“大秀”,盤活經濟發展“一池春水”。 1-8月,番禺區規上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19.03億元,增長1.1%,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8%,單月增速為今年內首次轉正。
線下與線上消費的協作效果顯著。前三季度,廣州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31.8%。在越秀區,該區前三季度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增長1.0倍,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增長53.3%。天河區前三季度網絡銷售額增長15%,新能源汽車銷售增勢良好,銷售額增長48.1%。
前三季度,白云區直播商品實現零售額136.7億元。不久前,直播電商的辛選廣州直播基地在白云區開業,將入駐上萬家行業品牌、撬動千億級成交額,為白云發展注入強大動能?!靶吝x將以廣州為起點,整合優質供應鏈走向全國?!毙吝x創始人辛有志說。
【南方日報記者】傅鵬 朱偉良 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