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廣東科創板上市企業知識產權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和《廣東科創企業上市知識產權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發布會,通過南方+客戶端網絡直播的形式集中發布科創企業上市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工作的成果,推動知識產權與科創板建設深度融合,發揮知識產權在研發創新、產權保護、資本運作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科創企業上市發展。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9年7月科創板開板以來,截至12月10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201家,總市值超3.12萬億元,其中廣東省企業27家,位居全國第三。近5年來,廣東省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專利申請量逐年快速增加,截至9月30日,今年已公開的申請量已達541件。
“科創上市有力支持了我省科技創新公司快捷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資本化,極大增強了資本市場對提高我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睆V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促進處處長王留軍指出,科創板上市企業對知識產權有“剛需”,知識產權對上市企業有強力支撐。目前,知識產權糾紛已成為科創企業上市的重大影響事項,部分科創企業在上市審核期間或上市之后遭遇知識產權訴訟糾紛,一些企業因此被迫暫緩或調整上市計劃。擁有相當數量和質量的知識產權并擁有保護、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是對謀求上市和已經上市科創板企業的必然要求。
知識產權糾紛成科創板上市的“狙擊手”
去年7月,二度謀求上市的半導體企業晶豐明源在距離上會僅咫尺之遙時,卷入了專利糾紛。競爭對手矽力杰在市場交鋒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在晶豐明源科創板上市“臨門一腳”時,選擇提起專利訴訟,以延緩晶豐明源上市步伐。該案件于去年7 月 19 日被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原定于7月23日的IPO審核被取消,晶豐明源的上市之路再次擱淺,也成為了科創板首例涉訴被臨時取消審核的案例。
《藍皮書》指出,科創板對于企業的篩選比較嚴格,若企業想要在科創板上市,需要滿足“知識產權無重大糾紛”的要求。發行人不能夠存在主要資產、核心技術、商標等方面的重大權屬糾紛。因此,當競爭對手無法利用銷售等經營策略對想要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進行阻礙時,往往會利用專利訴訟,對擬上市的企業進行阻撓。
由于擬上市企業需要公開大量信息,競爭對手獲取和利用信息會較以往更加順利,找到漏洞的概率也會增加。此外,準備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具有“科技密集型”的特點,相比其他類型的企業,更加容易陷入專利糾紛。由于競爭對手提起訴訟金錢成本較低,而擬上市企業應訴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巨大,上市的進程可能會被大幅拖延甚至就此停止。在上市階段卷入專利糾紛對擬上市企業而言可謂重創,而對競爭對手來說,幾乎屬于“無本生利”,因此具有較強的模仿效益。
“今后專利訴訟會越來越常態化,專利訴訟將成為阻擊競爭對手經營發展的主要策略?!鄙钲谌A夏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波表示,企業需要在這一階段更加注重防范風險,提前進行有計劃、有策略的專利布局,形成專利壁壘以規避風險。這對核心技術的保護、企業的上市進程而言,都可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防范風險需要有前瞻性盡職調查
作為廣東科創板上市企業,光峰科技自2006年起便不斷增加專利申請量,從專利擁有情況來看,其持有國內專利1173 件,PCT專利310件,位居科創板企業第一。專利申請類別主要為物理、電學,與主營業務高度匹配,同時兼顧商標和外觀專利。自2016年起,根據上市計劃調整策略,長時間、系統性地進行專利布局,形成了嚴密的專利壁壘。
2019年7月29日,科創板上市僅兩周后,光峰科技被臺達電子提起侵權訴訟。在收到《民事起訴狀》當日,光峰科技便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針對涉案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三份《無效宣告請求書》,同時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臺達電子的10 起專利侵權訴訟。由于光峰科技的有效應對,卷入糾紛后股價反而大漲。
光峰科技的嚴密布局,得益于良好的盡職調查?!爸R產權盡職調查,就好比是對擬上市公司在知識產權領域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體檢’?!蓖鹾2ㄕf道。許多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滑鐵盧”的企業,正是因為盡職調查工作不到位。盡職調查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全面了解自身研發實力,還能夠了解自身在知識產權方面的不足,分析出潛在風險并進行提前排除或者部署應對方法。
科創板的定位是服務于科技創新企業,而知識產權不僅是科技創新企業的核心資產,更是其穩定成長的重要基石。《廣東省科創企業上市知識產權工作指引》提到,盡職調查不應該只著眼于已申請專利這一個“點”,應該更具有前瞻性地關注企業核心技術的外圍專利技術。而在《廣東省科創板上市企業知識產權藍皮書》中也同樣指出,合格的盡職調查團隊應當由具有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專業人才組成,通過市場、銷售、研發、知識產權、法律、財務、人力等多個角度收集整理信息,為企業預判未來的風險,挖掘后續的機遇。
【記者】王佳欣
【見習記者】彭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