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中心區沿海岸線一路向東南出發,進入大鵬半島第一站便是溪涌。
大部分深圳人都猜不出溪涌度假村的年齡。2021年,它滿40歲了。1981年7月,經原寶安縣政府批準,原寶安縣葵沖公社與深圳市總工會簽訂了“聯合開辟大鵬灣度假營協議書”,以此興辦溪涌工人度假營,從此,這里開啟了為在深建設者、為深圳市民服務的40年。

文化IP“在溪涌”
“在溪涌”已成為溪涌度假村的文化IP,結合“在地”文化,度假村與溪涌社區及周邊小區、學校、企業相結合,舉辦了數十場海洋主題、文藝主題和環保主題的工作坊。海岸線上,千米的濱海跑道已現,每天早8點前、晚6點后,都對附近居民免費開放。
2020年,溪涌度假村舉辦了雙城雙年展溪涌分展場等多場展覽,將60年代的兵營打造成深圳百年影相展,將海濱更衣室打造成為別致的藝術展示空間,以環保為主題的《喚醒生命》白海豚藝術展在此驚艷亮相。
溪涌沙灘上,那棵被臺風“山竹”掀翻的大樹還靜靜地躺著,在雙城雙年展中,它是作品《海的皮膚》的主體,現在仍提醒著人們大自然的威力。度假村并沒有徹底更換被臺風損壞的一切,比如海灘旁的一處小舞臺,瓷磚被臺風打爛,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怎么辦?工作人員們用巧手畫上翻滾的鯨,成為了孩子們最愛的舞臺。
環保課堂“愛溪涌”
這里處處體現著海洋環保的理念,不加修飾的展覽空間,不斷清理的蔚藍海面,白海豚的呼喚,以及不斷組織起來的凈灘活動……
這里的自然教育基地更是一個推廣海洋知識、海洋環保理念的重要課堂。課程體系分為3個板塊,一是面向親子的“小小海洋博物學家”,借助科普書籍和多媒體展示,穿插海洋知識、海洋生物科普和在地海洋資源介紹。二是面向成年人、企業、團體的“守護溪涌志愿者活動”,開展凈灘、海洋公民科學等類型的活動。三是面向全年齡段的“海洋美學創意工坊”,將海洋知識、海洋文化與手工制作、繪畫、扎染等方式相結合,教授和引導參與者創作以海洋、自然為主題的創意作品。
海的元素在度假村隨處可見,住房里的水母、潛水員、帆船、沖浪板裝飾,無一不再彰顯這里的濱海特色。以海洋文化為媒,溪涌度假村不斷尋找到鏈接運動、觸碰藝術、融入教育的平臺。目前,度假村正在打造融濱海度假、海洋運動、海上賽事、海洋文化藝術、海洋自然教育于一體的集群式海洋文化綜合體驗中心,成為深圳人的濱海生活目的地。(秦建文 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