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10時,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臨時接種點正式啟用,前來接種的市民排起了長隊。這一接種點設置了20個接種單元,在疫苗充足的情況下,日接種能力可達6000劑次。
記者從廣州市衛健委獲悉,隨著近一周新冠病毒疫苗供應緊張有所緩解,廣州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全速推進。截至4月28日18時,廣州累計接種358.15萬人,累計接種444.99萬劑次。
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又是國際性的口岸樞紐,廣州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這樣一座超級大城市,如何全速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南方日報記者開展了走訪。
構筑立體接種網
全市最大日接種能力可至46萬劑次
4月26日,在天河體育中心臨時接種點啟用首日,記者在接種點現場看到,每個接種單元配備兩名醫護人員,一位負責登記接種者的信息,另一位負責進行接種操作,現場群眾排隊依次接種,井然有序。
“整個流程下來還是比較順利的,再留觀30分鐘我就可以走了。”剛接種完疫苗的市民李小姐說。
“這一接種點最大的特色就是便民?!睆V州市天河區衛生健康局團委書記鄭達治說,天河體育中心臨時接種點地處廣州中軸線,周圍有天河商圈、時尚天河等購物場所,市民可以在消費之余,接受便捷、高效、安全、貼心的新冠疫苗接種服務和健康科普咨詢服務。
目前,廣州已構建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門診為基礎依托,以新建56家醫院成人接種門診和產科、犬傷接種門診拓展業務為新銳力量,以大中型場館臨時集中接種點和巡回機動接種點為靈活補充的立體接種網。
白云區成立了4支新冠疫苗機動接種隊,為大中專院校、企業、工業園區等提供上門接種服務;荔灣區則在華林街上下九玉器市場、十三行(文化公園)服裝專業市場等6個專業市場設置了疫苗接種點,便利商家就近接種。
目前,廣州共有新冠病毒疫苗固定接種點260個,巡回機動臨時接種點32個,大型臨時接種點22個,合計314個接種點、1489個接種單元,全市日接種量已超過30萬劑次。在疫苗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全市最大日接種能力可至46萬劑次。
疫苗“直達”接種點
配送時間縮短近1天
疫苗從廠家發貨,到配送至接種點,中間要經過省、市、區(縣)等各級疾控中心的出入庫操作,以實現疫苗“針針可追溯”,以往這個過程耗時比較長。
2020年,廣州曾投入專項經費對疫苗冷鏈配送體系進行提升建設,強化疫苗全流程冷鏈監管。這一前瞻做法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部副部長張春煥介紹,經過提升,廣州市級和10個區級疾控機構均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疫苗儲存配送企業儲運疫苗,疫苗儲運更加專業,監管體系更加完善。
為了提高新冠病毒疫苗的運輸效率,張春煥提到,廣州市疾控中心將新冠病毒疫苗儲運業務與各區整合,市、區共享同個疫苗倉庫,疫苗配送相當于從市級直接送達接種點,配送時間縮短了將近1天。
“市、區兩級均有專門的新冠病毒疫苗分配和配送團隊,確保省的疫苗一到達廣州馬上往下配送,大大縮短疫苗送到接種單位的時間?!睆埓簾ㄕf。
與此同時,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廣州完善了疫苗再分配流程。各區配置專人實時監控轄區內接種單位接種和庫存情況,及時在各接種單位間調配疫苗。
“需要調劑疫苗時,疫苗配送企業派出冷藏車到接種單位,審查疫苗儲存情況,按照《疫苗管理法》要求掃描最小追溯碼,嚴格冷鏈再次配送到其他接種單位,保障疫苗調配的整個過程符合相關規范?!睆埓簾ㄕf。
適時調整重點接種人群
80%的接種門診點可線上預約
廣州對外交往較多,疫苗接種重點人群也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和優化。在疫苗供應有限的情況下,近期廣州主要針對交通、涉冷鏈、入境機場口岸、隔離場所等高暴露風險人群加強動態查漏補缺。同時,加緊中超聯賽賽場、旅游景點、商業酒店等從業人員接種,提前做好五一假期保障準備。日前,廣州也已全面啟動外籍、港澳和臺胞人士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如何讓市民更加便利地接種疫苗?廣州各區各有絕招。在番禺區,東環街的在職黨員、團員、社會組織等組成志愿者隊伍,重點對轄內各園區企業、小區居民開展“門對門”針對性服務。
在花都區,鎮(街)、衛健、企業三方建立聯動機制,鎮(街)政府到企業進行摸底,提前制定每天“集體預約”接種計劃,并將人員信息錄入系統,縮短接種人員到現場的等候時間。同時協調轄區企業排班,充分利用工余時間,安排穿梭巴士轉運接種人員進行疫苗接種。
記者走訪發現,各個接種點現場均添置便民服務設施,設置免費WiFi,并在接種人流量較大的接種點安裝流動廁所和宣傳教育顯示屏,提升群眾接種疫苗體驗。
廣州也及時利用信息化手段為疫苗接種保駕護航。在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廣州健康通”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中增設了預約接種功能,并將功能鏈接至“穗康”小程序和“穗好辦”APP,方便市民進行預約。目前,全市80%的接種門診點可通過該小程序進行預約。
【記者】余嘉敏 李秀婷 馬藝天
【通訊員】穗衛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