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高速與江湛鐵路齊驅并行。
懷陽高速海陵島大橋。本版圖片均由陽江市交通局提供
今年“五一”假期,陽江轄內各條高速公路進入繁忙期。
海陵島大角灣、陽春凌霄巖、陽西沙扒灣、陽東大澳漁村等12個A級旅游景區做好疫情防控,開放率達100%。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為這座粵西濱海城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假期5天,陽江市共接待游客116.1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5586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44.45%和57.2%。
大道通衢,延伸美好生活。俯瞰陽江,美麗鄉村、旖旎海岸、活力園區、寶藏山林……交織在規劃有序、日益細密的交通“大棋盤”中。一條條狀如錦帶的陸海通道,穿山越嶺、過江跨海,連通著更為廣闊的天地。
過去5年,陽江交通實現根本性轉變和跨越式發展,交通投資屢創新高,5年合計約410億元,投資力度空前。2021年,陽江繼續抓好在建交通項目36個、加快推進16個新開工項目,計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30億元,力爭年內建成25個。
昔日交通“末梢”變身粵西樞紐,“東進、西聯、成網、立體”的海陸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在陽江形成。立足新發展階段,陽江正全力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濱海城市,蓄勢待發、穩步前行。
打通“主動脈”
進一步強化與大灣區的高速連接
迎著晨曦從陽江出發,在日落時分抵達廣州,是老一輩陽江人的共同記憶。2002年4月底,西部沿海高速陽江段建成通車,實現了陽江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也為陽江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圈”開啟了第一扇門。
隨后,高速公路建設在陽江按下“快進鍵”。同年10月,廣東西部沿海高速雅紹到白沙連接線建成通車。緊跟著,開陽高速陽江段、陽茂高速陽江段、羅陽高速陽春到陽江港路段、汕湛高速陽春段相繼通車,到2020年底,懷集至陽江高速海陵島大橋項目、中山至陽春高速開平至陽春段、沈海高速陽江段改擴建項目等全部建成開通。
這些高速公路互聯互通,組成陽江內外環高速“主動脈”,進一步強化了與大灣區、北部灣、海南自貿港和泛珠三角的高速連接,成為重要的交通走廊。
“開陽高速擴建后,路寬了,行駛順暢了,我從陽江送貨到廣州,比原來快了近半個小時?!币幻D昱軆傻刎涇囘\輸的司機梁師傅對記者說。作為全省改擴建樣板路,2020年12月30日,開陽高速由原來雙向四車道正式開放八車道通行。擴容后,路段通行能力明顯提高,日均車流11萬多車次,隨之帶動客流、物流、現金流,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廣東省是承擔交通強國先行示范任務的省份之一,陽江交通運輸行業緊扣“內提質效、外保安暢”的要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構建“軌道+高速+機場+港口”的現代交通體系。時速350公里的廣湛高鐵項目陽江段在全省率先啟動征拆放樁工作、率先進場施工,正積極推動贛深高鐵、深珠城際軌道延伸至陽江;陽江機場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進,計劃“十四五”推動海陵島通用機場建設。
串起產業鏈
融合發展中打響“陽江制造”品牌
從沈海高速進入肇陽高速,南行至陽江港出口,馬上接駁到了陽江高新區。如今,這里是陽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也是支撐經濟增長的主引擎。陽江正全力打造千億級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和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而這兩條產業鏈“巨龍”正在陽江高新區生長騰躍。
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宏旺集團,正是看好陽江的五金傳統產業優勢和新的區位優勢,在這里投資建設了國內首條冷軋不銹鋼行業“智能化”機組。車間內,長長的生產線,無人天車不時穿行,控制室成為實時監控生產的“中樞”。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按照以往的生產線,需要六七百人作業,智能化改造后只需200多人。
“陽江合金材料產業集群是廣東省大力培育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我們突出‘比較優勢+龍頭企業’招商,深入參與大灣區產業分工協作。目前,依托青山、廣新、宏旺等全國500強企業,陽江已構建從冶煉到熱冷軋、再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具備年產200萬噸高端不銹鋼、260萬噸建筑用材和90萬噸球墨鑄鐵能力,成為國內最大的高端不銹鋼生產集聚區之一。這一集群2020年產值達到了786億元,今年預計產值突破1000億元。”陽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蛟介紹。
另一條產業鏈“巨龍”也穩穩“盤踞”在陽江高新區。明陽陽江海上風電智能制造中心正是其中的龍頭之一。該項目總投資15.5億元,主要生產國際領先的大型海上風電整機及配套葉片。這些設備出廠后,源源不斷運送到陽江及周邊海上風電建設現場,為廣東綠色能源匯聚強大能量。目前,明陽智能投資或參建了24個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供應近千臺大兆瓦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共計容量約6283.5MW。
“我們越來越向深遠海區發展。明陽今年年底會推出突破性的漂浮式技術,將過去無法開發的海洋資源更科學地運用起來。這些風電產業鏈集群,將會達到上百個產業模塊。這也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從最開始的研發實驗,到高端制造,到運營服務,構建出千億甚至萬億元的產業集群?!泵麝栔腔勰茉醇瘓F股份公司副總裁王冬冬介紹。
今年,“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熱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海上風電領跑工程”“抓好陽江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基地建設”,陽江風電全產業鏈發展正進入加速期。全國首個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廣核南鵬島40萬千瓦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全國首個離岸最遠、水深最深的華電青洲50萬千瓦項目開工建設。
目前,陽江市海上風電并網風機115臺、總裝機容量約63.25萬千瓦,約占全省的48.6%;完成風機基礎318座,約占全省的53.8%;吊裝風電機組155臺,約占全省的53%。初步構建了集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研發設計、檢測認證、運維管理、綜合服務于一體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除合金材料、風電產業外,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等項目也在去年投產,帶動陽江食品加工、五金刀剪等優勢產業提質升級,也為陽江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
值得關注的是,陽江全力支持人才培養和重大科研平臺建設。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加快建設,計劃9月份迎接新生入學,首期擬招生5000人,這所學校的落戶將填補陽江本科高等教育的空白。同時,兩大省實驗室——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將為該市合金材料、風電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研發支撐。全國首家實行園區化、企業化管理的德國“雙元制”跨企業培訓的粵德培訓中心成立五年多來,已為產業發展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勞動技能人才。
“交通環境優化對陽江產業發展的帶動明顯,在招商引資、物流運輸、吸引人才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陽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謝彥舉說。
暢通“微循環”
陽春過境高速串珠成鏈推進鄉村振興
說起陽江高速公路發展歷程,陽春是個特別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作為陽江市地域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地處山區的陽春,過去備受交通不便之苦?!案咚贈]開通前,陽春到廣州、湛江等地,要么走113省道,要么繞到陽江市區再走沈海高速,確實費時費力。”家在陽春的黃先生說。
繼羅陽高速、汕湛高速、開春高速之后,途經陽春市的第四條高速——陽春至信宜(粵桂界)高速公路,計劃于今年年底開工建設。昔日出行需借道,今日直抵珠三角。陽春多條高速貫通,沿線鄉村發展提速。
潭水鎮鳳來村,臨近汕湛高速出口,位于鳳凰山畔。該村利用當地優質水源,成為魚苗孵化名村,形成獨特的優勢產業,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全村有魚塘2000畝,魚苗孵化場350個,養殖戶630戶。孵化的魚苗通過高速公路外運,產品供不應求,全村魚苗孵化年產值達2200萬元。
再沿著開春高速,就能通達春灣鎮自由村的高村自然村。這條路去年底新近開通,記者體驗了一下,從開平至陽春市區,大約40分鐘,大大縮短了過去兩個多小時的車程。高村擁有秀美的喀斯特地貌,有130畝連片古樹林,有新石器時代遺址。近年來,村里在陽春市的支持下引進專業公司,打造了田園花?;?、山水田園林洞等景點,并成功舉辦了兩屆鄉村旅游節及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成為陽江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和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由沈海高速轉羅陽高速十幾分鐘后,就可以逛逛陽春崗美鎮潭簕村了。該村是全省第一批“紅色村”之一,2019年8月,陽春潭簕紅色展館開館,目前已成為廣東省紅色村黨建工程示范點、陽江市黨員(黨史、愛國)教育基地和陽江市紅色鄉村旅游基地。開放至今,已接待黨員群眾超過12萬人次。
近年陽春市著力打造潭簕“紅色村”黨建示范暨全域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連線連片工程,該線路覆蓋崗美鎮的隆崗、崗北、崗南、黃塘、潭簕等6條主體行政村25條自然村。同時結合當地名人留下的好家風好民風等鄉土文化,正著力打造極具文化底蘊的鄉村旅游線路。
紅色旅游、特色民居、山水畫廊、古林驛道……美麗鄉村建設與文旅產業結合,釋放了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2020年,通過“四好農村路”決勝攻堅,陽江實現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底化公路。“我們在‘十四五’時期提出的一個目標是,基本形成便捷的市內出行交通圈。努力實現縣縣通高鐵、鎮鎮通高速的目標,實現陽江市區30分鐘可達各縣(市、區)行政中心,各縣(市、區)行政中心60分鐘可達縣域所有鄉鎮。”陽江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藍洪浪說。
路網簡介
陽江是粵港澳大灣區向西拓展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先導區,處于多重國家戰略疊加交匯處。陽江正全面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建設機遇,深度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積極推進軌道交通、港口、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縮短與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推動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構建“五橫三縱兩支”路網,規劃總里程約800公里。經過陽江境內的,“五橫”包括:汕頭至湛江高速,中山至茂名高速,深圳至南寧高速,對接廣州、湛江、海口的沈海高速,對接港澳、珠海的西部沿海高速?!叭v”包括:佛山高明至陽江陽東高速、肇慶懷集至陽江海陵島高速、云浮郁南至陽江陽西高速?!皟芍А睘殛枛|支線和陽西支線。
未來五年,陽江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粵西城市,均有3條或以上高速公路對接,力爭1小時可達。通向北部灣和海南自貿港核心城市力爭2小時可達。
沿線案例
濱海旅游開啟
海洋經濟新引擎
一橋飛架南北,碧海終成通途。2020年12月28日,歷時4年多,數千名建設者參與奮戰,一座連接陽陽高速的跨海橋梁,在海陵灣水域架起一道“飛虹”。這條海上通途,不僅為海陵島十萬居民增加了一條進出陽江市區的快速通道,為應急救災提供便利,還改善了陽江港集疏運條件。而它不單是島上居民的福利,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地的游客進出也更方便,為陽江濱海旅游業拓展出更大發展空間。
“五一”假期,海陵島迎來今年入夏的第一個旅游高峰。驅車前往海陵島,選擇走高速的車輛大多直接由海陵島大橋入島?!拔覐姆鹕絹恚衲曷犝f海陵島大橋通了,特意和家人體驗了一下。大橋路面全瀝青鋪設,開起來很爽?!庇慰蛯O先生說。下了海陵島大橋,順暢銜接南海I號大道,行車十多分鐘就可以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海陵島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沿海,是承擔大灣區生態休閑功能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島內有大角灣、馬尾島、十里銀灘及金沙灘風景區、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等怡人濱海風光,更有“世界級文化名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國家級中心漁港”閘坡漁港、古炮臺、鎮海亭、谷寮村、山底古村等眾多人文景觀。在這里,挖海螺、撿貝殼、捉沙螞,不僅能與孩子體驗趕海樂趣,還有適合年輕一族的水上快艇、沖浪、沙灘摩托、水上降落傘等動感游樂項目。而豐富新鮮的海產,更是令食客過癮。
海陵島大橋工程是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是廣東省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隨著大橋開通,如今,珠三角城市可全程高速直達海陵島,節省了近30分鐘車程。也有效緩解了過去每逢節假日海陵大堤出現的交通“瓶頸”現象。據最新數據,“五一”小長假,海陵島旅游業出現井噴現象,共接待游客52萬人次,旅游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107.5%和134.8%。
數說交通
●“十三五”期間,陽江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410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總投資的4倍,投資力度歷史最大。
●全市公路總里程“十三五”末達到10533公里;高鐵“從無到有”實現零的突破,鐵路總里程308.3公里;陽江港港口吞吐量突破3300萬噸;陽江機場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建成后將填補陽江在民用航空領域的空白。
●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378公里,高速路網面積密度達4.75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在粵西地區首位。構建由西部沿海高速及南聯絡線、沈海高速、肇陽高速組成的市區高速外環。
●境內普通國道由1條增加到4條,共438.03公里;普通省道11條,共693.66公里,廣東濱海旅游公路陽江段在全省率先動工。構建由振興路、中州大道、城南大道及陽東迎賓大道等組成的市區快速內環。
●目前,陽江農村公路共9073公里,其中,“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2783.86公里,增幅創歷史新高。
南方日報記者 文春梅
統籌:袁佩如 趙文君 楊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