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1日以來,深圳市鹽田區、龍崗區相繼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采樣,大量的醫療垃圾也隨之產生。一線醫護人員用過的口罩、面屏、手套、防護服、隔離衣,甚至是采樣完的拭子棒,這些具有高風險性的“感染性廢物”,該如何妥善處理?
運抵坂田院區的醫療垃圾。
5月29日晚22時許,深圳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接到緊急通知:負責協助接收、中轉龍崗區“臨時核酸采樣點”的醫療垃圾。
“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深圳市人民醫院護理部護士長潘楚云在支援一線采樣的同時,負責遠程協調垃圾轉運。當晚,運達坂田院區的醫療垃圾就有68.25kg,她反復叮囑醫療垃圾處理小分隊做好防護。
她告訴記者,“每一袋醫療垃圾都具有風險,如果不及時妥當處理,極有可能埋下禍患,負責處理這些垃圾的隊員們也是離病毒最近的群體之一?!?/p>
連日來,總有五六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堆積如山的醫療垃圾前,每天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直到凌晨兩點,才把當日的垃圾處理妥當,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
他們穿著密閉的防護服,不斷彎腰起身,逐一清點、仔細檢查醫療垃圾,嚴格按照處置特殊感染性廢物的標準流程,確保每一袋垃圾都雙層封扎,在進行集中消毒、稱重、登記、核對等一系列嚴密繁瑣的流程過后,再集中進行一次消毒才交由醫療廢物公司進行處理,每天清空垃圾后還要對放置點進行消毒。
楊愛杰是此次坂田院區“醫療垃圾處理小分隊”的主管護師,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到四川支援,這一次,她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披甲上陣”。
她和隊員白天在完成院區本職工作的同時,一直處于緊急待命狀態,晚上10點以后,垃圾集中運到現場,隊員們每天忙完已經是深夜。
“我們隊伍中有一位55歲的保潔大叔,忙完白天的工作,晚上又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連軸轉,里面衣服濕透了也不舍得換?!睏類劢軇忧榈卣f,為深圳阻擊疫情出一份力,很振奮也很感動。
6月3日,龍崗區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已全部結束,深圳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共完成了13個社區、153個采樣點,共2105.9KG的醫療垃圾的收集,應收盡收,日產日清。
直至6月4日晚,由于還有部分采樣點的垃圾仍在中轉,這支小分隊的任務還在繼續,7天內,他們處理超2噸高風險“感染性廢物”。
【記者】劉珊
【通訊員】林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