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能盡快實現向公務員身份的轉變,進入單位后好好向前輩們學習,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苯?,記者對話了即將加入深圳公務員隊伍的香港青年黃科毅,對于即將“解鎖”的人生新篇章,他表示既期待又激動。
2020年12月,深圳市服務“雙區”建設專項招錄公務員考試首次設置5個定向港澳選拔職位。近期,4名香港青年通過層層選拔進入擬錄用階段,黃科毅就是其中之一。他從244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擬錄用為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辦事處一級科員。
黃科毅今年22歲,即將從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畢業。采訪中他告訴記者,近年來,他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為港澳青年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堅定了他留在內地的決心。
“我希望能在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成長的過程中,肩負起所有當代青年都應承擔的擔當與責任,為祖國建設貢獻一分力量?!?/p>
香港青年黃科毅。(來源:受訪者供圖)
“希望盡快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與所有即將畢業的應屆生一樣,黃科毅近期正在為離校前的各項事宜奔忙。雖然還未收到正式錄取通知書,但擬錄用的消息,讓黃科毅直言已經非常激動與期待。
“我希望自己能盡快實現向公務員的身份轉變,進入單位后好好向前輩們學習,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在為人民服務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記者了解到,2020年底,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深圳市服務“雙區”建設專項招錄公務員公告》,當時剛剛升入大四的黃科毅驚喜地發現,其中首次設置了5個定向港澳選拔的職位。
“原本我就打定主意,準備畢業后留在內地發展,這個公告讓我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結合自身專業背景與職業規劃,黃科毅最終選擇報考了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辦事處一級科員,該崗位主要從事行政事務、綜合調研等工作,要求報考者具備經濟學、管理學專業的學士及以上學歷,而這也是此次深圳定向港澳選拔公務員中最熱門的崗位,競爭比達244:1。
談及報考這一崗位的原因,黃科毅說,“作為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我認為自己最大的短板是社會經驗與實踐經驗的不足,而街道辦的工作需要我扎根基層,與居民保持密切接觸,相信在這個過程中,我必能積攢許多寶貴的經驗。”
黃科毅告訴記者,近期在準備就業時,已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將自己視為福保街道辦的一分子——他正通過福保街道辦的官網等公開渠道,提前了解與學習該街道辦參與推動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相關規劃和政策。
黃科毅還談道,對于報考深圳公務員的決定,他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尤其是在香港生活的爺爺奶奶,他們還特地叮囑我說,考取公務員并不僅僅是獲得一份工作,更意味著要以為國為民的心態建設祖國?!?/p>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塊充滿機遇的寶地”
談及為何對粵港澳大灣區“情有獨鐘”,黃科毅告訴記者,他從小便跟隨父母在廣東汕頭生活,每逢節假日,一家人就回香港與爺爺奶奶團聚。
“在兩地來回穿梭間,我漸漸長大,也在這個過程中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飛速發展。”
黃科毅回憶,在他小時候,香港來往內地只能乘坐大巴,單程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而如今,快速、便捷的高鐵拉近了兩地之間的距離。
“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基本實現,讓港澳和9個內地城市得以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而正是有了這份相互協作、同心共進,近年來,無論是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還是在生活水平等方面,大灣區各城市的發展進步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p>
黃科毅說,他的畢業論文正與粵港澳大灣區有關,系統的資料搜尋與學術分析,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大灣區的發展成就與前景,也看到了其中的機遇。
“對于港澳青年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塊寶地。尤其近年來,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地,先后推出針對港澳青年的人才補貼及就業政策,為有志留在大灣區發展的港澳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p>
黃科毅向記者表示,他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的寶貴機遇,北上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在與大灣區共同成長的過程中,肩負起所有當代青年都應承擔的擔當與責任,為祖國建設貢獻一分力量。
(作者單位: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