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崗坡坡頂遠望,8月下旬的羅平,翠綠的晚稻已扎下根,孕育新的收獲。同樣在這里“扎根”的,還有省里來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自8月初進駐以來,工作隊與村“兩委”干部一起,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村民住戶,密集展開深入細致調研,謀劃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隊里有法學博士、金融助理、農村科技特派員,大家齊心協力?!标犻L劉世波介紹說。與以往的“一對一”定點、對口幫扶不同,按照《廣東省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案》設計,新一輪駐鎮工作隊突出“組團式幫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加上農村科技特派員、“三支一扶”人員、志愿者和金融助理,統籌各方資源,更好適應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求。
一個工作隊就是一個“智囊團”。不同的專業背景,意味著通過“頭腦風暴”激發更多智慧;來自不同的部門單位,意味著可以延伸匯集更廣泛資源。除了集思廣益,“智囊團”也有專精的一面,諸如金融助理、科技特派員,對準的就是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資金、技術短板。羅平駐鎮工作隊由廣東省國資委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公司牽頭組成。工作隊進駐以來,就推動中國銀行云浮支行將與羅平鎮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構建機制,從授信到銀企對接等多方面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一個工作隊也是一個“助推器”。決勝脫貧攻堅戰,羅平去年整鎮脫貧目標如期實現。同時,與當地干部交流后也不難發現,一些農產品尚未完全打開市場形成品牌,一些產業受制于土地人才資金等因素尚未走上規?;?、產業化之路,廣大群眾擺脫貧困之后走向富裕生活的步子還不夠穩、底氣還不夠足。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深化文農旅產業融合發展、運用信息化手段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工作隊的到來,為接續推動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與工作隊隊員交流,很容易感受他們身上的拼搏熱情。從產業振興到文旅融合,從當前情況到未來發展,只要聊上幾分鐘,就會體會到那種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狀態。把奮斗寫在大地上,凝聚更廣泛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攜手走向共同富裕。
文|張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