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廣州市南沙區第四次代表大會27日開幕,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代表中國共產黨廣州市南沙區第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此次大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會的關鍵時點召開的一次十分重大的大會。南沙區提出,南沙將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為戰略引領,持續增強優質制度供給能力、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區域輻射帶動能力,成為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節點,推動“三區一中心”建設全面邁上新臺階,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在廣州市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和廣東省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走在前列!
會上公布,南沙區第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南沙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南沙開發開放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邁上新臺階。

南沙戰略地位實現新提升,構建起“三區一中心”發展格局,多重戰略疊加優勢凸顯,國家級重大平臺政策相繼落地,形成舉全市之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一把手工程”良好局面。
南沙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今年有望突破2000億元大關,稅收收入翻番增長,國家級經開區排名躍升15位,注冊企業增長近10倍,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態勢初步顯現。
南沙開放門戶樞紐能級實現新跨越,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形成引領示范,與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國際交往功能進一步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顯著增強。
南沙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戰略科技力量加速布局,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全國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獲批建設,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加速形成,成為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生力軍。
南沙作為廣州城市副中心建設呈現新面貌,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使用,與大灣區主要城市時空距離大幅壓縮,重點城市功能組團日益清晰,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現代化濱海新城加速崛起。
今后五年,是南沙開發開放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五年。

會上指出,南沙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以創新為引領的發展模式成為主導,經濟持續保持高速高質增長態勢,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構建,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0%左右,總量力爭達到3000億元,成為大灣區區域發展新引擎。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制度型開放、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營商環境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與港澳規則銜接深度融通貫通,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建設邁上新水平,聯動灣區、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功能大幅提升。
創新發展迸發新活力。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建設全面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撐作用初步顯現,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日益增強,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成效顯著,國際一流科學城框架基本成型,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濱海新城展現新魅力。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新型智慧城市率先建成,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廣州城市副中心更綠色更智慧更宜居。
生態文明作出新示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清晰合理,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以先行示范標準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生態核心競爭力更加突出,濱海濕地、鉆石水鄉成為美麗南沙更靚麗名片。
民生福祉達到新高度。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住有宜居、出有暢行、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弱有眾扶、急有速應,發展成果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形成示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
到2035年,南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樞紐功能、綜合競爭力大幅增強,基本實現建設灣區創新燈塔、改革開放標桿、綜合服務樞紐、未來城市典范的發展愿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