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2日電 (記者 王堅)依托南沙港鐵路洪奇瀝水道特大橋開展的“大跨度連續鋼桁梁柔性拱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成果,于11月29日在中國中鐵股份公司進行專家鑒定評審,通過該關鍵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目前,主橋已完成全線鋪軌,全線開通指日可待。
據介紹,南沙港鐵路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主橋位于廣州南沙西南邊界,橫跨洪奇瀝水道,連接中山黃圃。主橋采用下承式連續鋼桁梁柔性拱結構,全橋長998米,跨度布置(138+360+360+138)米,360米為國內外同類型橋梁的最大跨度,因此被稱為“亞洲第一跨”。
在主橋的建造關鍵技術中,有四點歷史創新,包括研發了適合普速鐵路的大跨度橋梁板式軌枕無砟橋面系,有效減輕了橋面二期恒載,提高了橋梁結構設計的經濟性。
同時研究采用了雙主跨主梁臨時支墩+懸臂架設、無應力合龍等技術,有效解決了大跨度鋼桁梁線形控制與合龍施工精度控制的技術難題;并研發了柔性拱臥拼分段架設、“弓弦式”大節段同步提升、高空合龍等施工技術,實現了大跨度柔性拱肋的高精度合龍。
此外,研究采用了臨時索和吊桿多級體系轉換的方法,實現了柔拱肋結構體系由施工狀態向成橋狀態的安全轉換。
記者了解到,該創新成果在南沙港鐵路跨洪奇瀝水道特大橋主橋的實際施工建設中得到了很好地應用,經濟、社會和環保效益顯著。該建造關鍵技術還于今年獲得了中國施工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悉,南沙港鐵路是大灣區交通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條進入廣州南沙自貿區境內的貨運鐵路。南沙港鐵路開通后,將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立體式交通運輸網絡,有利于降低灣區物流成本,助力廣州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