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到治理任務時心里真的沒底,哪敢想到有今天的成果?!痹谟小白蠲浪尽敝Q的鴉崗國考斷面(下稱“鴉崗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旁,廣州白云區副區長蔡勝感慨道,一旁的珠江西航道河面寬闊潔凈,河水緩緩流淌。
鴉崗斷面位于珠江西航道上游石門街鴉崗村附近,上游約3公里處,佛山市西南涌、廣州市白坭河、流溪河三條河流交匯,匯水面積廣、流域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污染物負荷居高不下,平均水質在2018年一度惡化為劣Ⅴ類。
全省下達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一號令”后,高位推進,建立廣佛跨界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聯席會議制度,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統籌,廣州、佛山積極行動,經過近一年的攻堅治理,這條“廣東最難治理之一的河流”,2019年1—11月年均水質轉為Ⅳ類,12月24日15時,斷面實時監測氨氮值低至0.077mg/L。
這樣跨越式的改善從何而來?記者走訪廣州、佛山治水現場,探尋治水秘訣。
共建共治??消除最后一條黑臭河涌
伏著石欄桿向下望,枯水期的廣州白云區棠景沙涌水位較低,水底綠色植物顯得蔥郁。很難想象,這條河涌在幾個月前還“不見天日”,成為廣州市最后一條目標黑臭河涌。“以前看不到河道的排污口,污水直排情況摸不清楚?!卑自茀^水務局局長李化軍介紹,由于歷史原因,河涌上加蓋了很大一片鋼筋混凝土。
改變源于治理思路的轉變。
此前治水更偏向末端截污,即將雨污合流水抽到污水處理廠凈化后再排入,平時確實有效,可一旦遇到大雨,進廠水量就超標溢出,導致河流被再度污染。“我們在治理過程中發現,真正治理河流需要將污染控制在岸上,必須下定決心做源頭截污。”李化軍說,根據這一思路,一方面要在流域內進行雨污分流,另一方面要確保不再有排口往河涌排入污水。
河涌兩岸暗渠多,但又被覆蓋物遮住難以排查,揭蓋迫在眉睫。去年9月2日,白云區統一調度,開始施工清理覆蓋物,到9月15日,用了14天時間,完成了長431米、寬25米的河涌揭蓋任務,揭開梁板約10755平米,河涌重見天日。
“揭開后馬上排查兩岸的排口,然后向上溯源,如果是排雨水口就保留,如果是排污口就直接封堵。”白云區水務局總工廖志強說,經過排查,這段河涌不再有污水排口。
堵住排污口后污水排往哪里?廖志強說,就是要做社區的雨污分流,讓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但流域內人口密集,老房子偏多,基本沒雨污分流,需要進入小區施工,為每棟樓加裝管道。
為了完成治理目標,白云區建立了排水單元制度,“就是以圍墻為邊界,劃分出一個個單元,如一個封閉小區就是一個單元。”李化軍介紹,將棠景沙涌流域內415個排水單元分解到區水務局14位科室負責人,每個單元包干到人。在這一制度下,街道負責具體落實,“屬地三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組織轄區內小區、居委等排水單元的黨支部推進工作?!?/p>
施工需要進入居民家中,有噪音,也影響出行,剛開始遭遇到阻力。沙涌北社區居委會主任劉穗衡說,為了保證進場施工,要求進到每棟樓每戶家中做工作,“堅持共建共治,告訴大家施工計劃,以及治理好河流的好處,同時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噪音擾民、交通出行等問題,慢慢地大家也理解,開始配合?!?/p>
這樣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在白云區的河流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區劃成3075個網格,配備3215名網格員。以這一機制為基礎,2019年下發白云區第3號令、第4號總河長令,按季度推進源頭減污掛圖作戰,共整治10240多個污染源。
2018年以來,流域內建污水管網15.45公里,棠溪村、棠下村、沙涌村3個城中村全部實施截污納管工程。2019年10月,經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現場水質取樣監測,棠景沙涌水質達到不黑不臭標準;同年11月29日,國家環保督察組在廣州調研時,認為重度黑臭的棠景沙涌治理很好地貫徹了“源頭減量”、“河道增容”的思路。
雨污分流??確保生活污水在源頭被“攔截”
白云區大瀝村村口,施工隊正加緊開挖建管,將村里分流的污水管與城市污水管網接通?!按謇锩考颐繎舳甲隽擞晡鄯至鳎缓蠼玉g到村里的干管,干管再接到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主管。”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理王生林,邊說邊打開村口的窨井蓋,部分污水已經從村里流了進來。
村里房子建得早,家家就一根生活污水、雨水混排管,隨著“源頭截污”成為白云區治水的重要思路,“雨污分流”勢在必行。
走進大瀝村,一眼就能看到每棟樓都有一根白色立管,與旁邊已有些發黃塑料管形成鮮明對比?!靶陆ǖ墓茏油ǖ綐琼斒占晁械墓茏臃庾琼斕?,只用于排生活污水?!蓖跎纸议_過道旁的一個窨井蓋,正有冒泡的洗衣水排入,“等到管道接通后,村里的污水就全部進到污水處理廠?!?/p>
這樣的“雨污分流”改造已經在白云區大面積推行,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分批推進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建設,2018年完成21個村,建成污水管網1739公里;2019年完成15個村,建成污水管821公里。到2020年3月,計劃再開工建設81個村。
截住的污水最終流入污水處理廠。綠樹、噴泉、柏油馬路,走在位于白云區石槎路的石井污水處理廠廠區,很難將眼前公園般的景象與污水處理產生聯系。
“我們腳底下就是污水處理設施,為了與周邊環境更加適應,我們改變傳統地面污水處理廠的設計,采用地埋式生態型污水處理模式?!备鴱V州市水投集團廣州凈水公司副總經理黃俊熙來到地下生產區域,細格柵正將生活污水里的垃圾去除,再經過生化處理、沉淀、深度處理等多道工序,肉眼可見的污水變成清水?!敖涍^處理之后排出的水已經達到地表五類水的標準。”黃俊熙表示,這些凈化后的尾水將再排入石井河等河流用于生態補水。
“通過新建、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與流域內的污染排放相匹配,保證污水得到處理?!睆V州市生態環境局水與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黃榮介紹,截至目前,白云區已建成并運行污水處理廠6座,污水處理能力達97萬噸/日,2019年4個污水處理廠在建設,其中健康城凈水廠、龍歸污水處理廠三期、石井凈水廠二期項目土建結構已封頂,正進行設備安裝;江高凈水廠正加快推進頂板、中板、墻柱及池壁施工。
不落一處??分散式處理設施不讓農村污水“溜走”
鴉崗斷面的污染源除了城市的生活污水,還有農業源污染,此次攻堅治理中,流域內也最大程度收集、減少農村污水。
在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木棉村委黃竹坑村,村里的污水正通過管道流進村口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內。“這間房子里的是監測設備,地底下是一套污水處理裝置,污水最后經過人工濕地凈化后完成達標排放。”佛山市綠之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經理張曉爽說,污水通過管道排入一旁河涌,肉眼已不見渾濁。
“有些村子離城區較遠,如果做好雨污分流后再將污水接到城區污水處理廠,需要建較長的管道,成本高耗時長。”佛山市生態環境局三水分局總工程師陳新汧說,考慮到一個村子產生的污水量不大,而且經濟條件有限,便決定就近在村口建一個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通過“組合式符合濾池+高負荷人工濕地”的工藝,出水可達一級B標準。
“這個站點2018年完工,設計處理規模為45噸/日,可以滿足村里污水處理需求,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在一級B標準,運營情況良好?!睆垥运硎?,分散式治理設施處理效果好、運行維護簡便,而且成本相對較低,有效解決了村內污水排放問題。
這樣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正在佛山多地推廣,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佛山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18年底,廣佛跨界流域已建成151個合計1.57萬噸/日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而2019年再新建116個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合計0.58萬噸/日。
同時,佛山從2019年開始,計劃用3年時間推行污水處理設施“建管一體化、廠網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改革,破解此前的管理困局,以建立規范高效的污水設施運維體系,目前各區均已成立排水公司。
在農業源污染方面,佛山還繼續規范、完善當地的畜禽養殖場。如針對當地較多水產養殖,試點建設生態健康養殖小區。
在位于蘆苞鎮的劉氏養殖有限公司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小區,通過將養殖源水和污水引入生態溝渠,經過人工濕地、氧化塘、凈化塘進行處理,改善溶解氧、氨氮等影響水質的物質,再將凈化后的水回供到魚塘。“這樣形成小區內的水循環利用,基本實現了養殖廢水零排放目標。”基地負責人劉力表示。
2019年,這樣的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小區已經建成4個,另外建成4個池塘生態推水循環養殖示范點、2000畝水產養殖環境水質改良示范點,同時全部完成65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業戶)整治,并監測38家水產養殖戶的水質。
“雖然較偏遠農村、魚塘等的污染排放量相對不大,但治水就是要盡力收集盡可能多的污水,保證鴉崗斷面水質達標?!狈鹕绞猩鷳B環境局三水分局總工程師陳新汧表示。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省考佛山水道橫滘斷面、西南涌和順大橋斷面年均達到Ⅳ類。
■鏈接
鴉崗斷面水質變化情況
在全省統籌,廣州、佛山兩市的合力攻堅下,鴉崗斷面水質2019年穩定消除劣Ⅴ類,并達到國家Ⅳ類水質考核要求。
1.國家水質監測數據情況
2018年,鴉崗斷面水質氨氮年均濃度2.35mg/L,劣Ⅴ類
2019年1-11月,鴉崗斷面水質氨氮平均濃度0.85mg/L,Ⅳ類
2.環境基礎設施情況(截至2019年11月底,廣佛跨界區域內)
廣州白云區:建成并運行污水處理廠6座,污水處理能力97萬噸/日,正在建4個污水處理廠
佛山相關鎮:建成污水處理廠27間,處理能力達150.9萬噸/日
廣州、佛山市分別建成污水管網826公里、290公里,完成任務量分別為96%、97%
3.廣州、佛山市分別完成“散亂污”企業整治1402家、587家,已完成年度整治任務
南方日報記者 張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