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深圳將迎來首個“垃圾減量日”。圍繞“垃圾減量,從細微開始”的主題,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揮部辦發出《給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全體市民積極踐行垃圾減量,從細微開始,包括少點一份菜、少用一張紙巾等。
寫信呼吁全體市民積極踐行垃圾減量
9月1日正式實施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每年11月8日為深圳市“垃圾減量日”。從11月2日開始,市民可以看到由王石、郎朗、周筆暢、易建聯、張云龍五位社會名人倡導垃圾減量的平面海報和公益廣告,全深圳的垃圾減量宣傳工作全面鋪開。
據了解,為做好首個“垃圾減量日”宣傳工作,提高市民對“垃圾減量日”的知曉率,圍繞“垃圾減量,從細微開始”的主題,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出《給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全體市民積極踐行垃圾減量,從細微開始。
《給市民的一封信》中提到,“踐行光盤,少點一份菜;節約資源,少用一張紙巾;理性消費,少買一件衣服;支持環保,少用一個塑料袋;低碳生活,少用一次性用品。”通過以上五個方面,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呼吁市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響應垃圾減量的號召。
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綜合部部長黃志斌介紹,每年的11月8日被確定為“光盤日”,今年為了擴大光盤日的內涵,首次提出垃圾減量日,希望廣大市民能夠更加重視和踐行生態環保的生活方式。將垃圾分類、源頭減量、光盤等行為結合起來,從力所能及的細節做起,為打造“無廢城市”作出自己的貢獻。
商場開始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減少剩余
11月2日,記者跟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走訪了盒馬、順豐等企業,了解一些企業如何結合自身實際做好垃圾減量。
盒馬作為在線新經濟代表企業,通過產供銷環節數字化實現垃圾減量,從源頭上控制垃圾產生。在辦公環節積極開展釘釘無紙化辦公,推廣網絡化、信息化,電子制度、電子用印、電子發票、在線考試等數字化場景得到廣泛運用。
今年疫情以來,消費者對半成品菜、快手菜需求大增,盒馬從進貨源頭把控、研發推出近百種半成品菜、凈菜,通過線上線下推廣銷售,廚余垃圾減少20%。
在物流供應環節,盒馬協同上游合作伙伴,將商品運輸周轉過程中泡沫箱和其他包裝材料的使用量減少至50%,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塑料箱,并通過第三方專業公司回收。
同時,在深圳市垃圾分類新規實施之際,盒馬針對制定落地方案并進行全員培訓。目前所有門店已經更新了垃圾分類標識、所有區域按照顏色要求配置垃圾分類桶。日常,在門店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內容,推行“光盤”行動,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減少剩余;鼓勵消費者自帶環保購物袋,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引導員工當好垃圾分類宣傳員、志愿者,并養成自身習慣,提高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
豐box紙箱可循環使用,有望逐步取代紙箱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順豐自2018年試點推出循環包裝箱“豐·BOX”,實現用拉鏈代替封箱膠紙、可折疊、減少內填充、抗壓(可承受150kg的外力重量)、防損、防水、防盜、阻燃、隔熱保溫、可追蹤等設計與結構創新。
順豐福田店相關負責人吳杜鋒介紹,“豐·BOX”使用壽命長達50次,最大化的從實際意義上踐行了綠色可循環的環保理念。據測算,一千萬個“豐·BOX”可替代5億個紙箱、14億米膠帶以及225萬立方米內填充物的投入使用。2019年全網僅豐box使用就節約紙箱約1200萬個,節省原紙約4400萬噸。
順豐福田店相關負責人吳杜鋒介紹,目前,“豐·BOX”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蘇州等城市,未來將有望逐步取代紙箱。深圳區累計投入8.5萬個豐box紙箱,累計循環次數約290萬次,平均循環次數約34萬次。其次,推廣并使用可重復利用的編織袋、文件封、無膠帶紙箱等。
目前,順豐深圳已通過向所有協議客戶發布綠色包裝告知書,減少二次包裝和過度包裝。鼓勵電商客戶使用自有包裝寄件,電商件不再二次包裝占比達75%。
【南方日報記者】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