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共建工作推進會(以下簡稱“工作推進會”)在東莞松山湖召開,同日東莞理工學院國際合作創新區也正式在松山湖科學城奠基。
作為東莞市第一所,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所市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東莞理工學院可謂是東莞高等教育發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東莞理工學院校長馬宏偉指出,“作為廣東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建設單位,在2020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中,東莞理工學院位列第183位,并連續兩年蟬聯中國應用型大學第一名。”
東莞市教育局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東莞共建設10所高等院校(含市屬高校,省屬駐東莞高校、校區,民辦高校,成人高校),其中2所院校獲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為東莞理工學院和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
近幾年,東莞地方經濟的高速增長為地區高等院校筑牢發展根基,也對地區高等教育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東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82.5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2420.01億元,同比增長12.7%??萍紕撔掠l成為發展關鍵詞。
在工作推進會上,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軍指出,“目前東莞高等教育進入發展關鍵時期,也是一個大的躍升時期。未來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和大灣區大學‘三駕馬車’將齊頭并進,一同提速,真正把東莞的高等教育提升到更高水平。”
東莞已建設10所高等院校
據東莞市教育局披露數據,截至2020年9月,東莞共有9所普通高等院校(含市屬高校,省屬駐東莞高校、校區,民辦高校),其中本科高校5所,高職高專院校4所。此外,東莞還建設有1所成人高校。2019年,東莞全市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共計12.44萬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專科學生3.57萬人,畢業生3.07萬人。
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重鎮,佛山在普通高等院校建設數量上比東莞略微超前半個身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佛山市有普通高等學校(含市屬高校,省屬駐佛山高校、校區,民辦高校)13所,全年招生 4.82 萬人,在校學生 12.99 萬人,其中本科高校6所,高職高專院校7所。此外,佛山還建設有6所成人高校。
制表:鄭瑋
作為東莞目前唯一一所市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東莞理工學院新院址落戶于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即可窺見其在東莞市整體發展建設中的戰略地位。
11月28日上午,在東莞理工學院楊振寧教研樓啟用儀式上,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楊振寧發表視頻講話指出,“從1993年首次到訪東莞理工學院至今,27年間東莞的經濟發展是全世界都矚目的、是驕人的。隨著高科技發展在國際大形勢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東莞理工學院也因應大環境發展,在理工科建設、在科學研究等方面做了許多重要工作,取得更大發展?!?/p>
據悉,東莞理工學院以智能制造技術與工程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領域新型優勢學科專業群,現有9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已建有28個省級科研平臺及33個市級科研平臺。自2015年來,學院累計申請專利4143件,其中發明專利2136件,占比達51.55%。2020年9月,東莞理工學院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排名前1%。
作為地方應用型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的專業設置與東莞本地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產學研合作亦相對緊密。
截至2020年9月,東莞理工學院已累計派出6批次41位青年博士和4批75支科技產業創新服務小分隊隊伍深入鎮街(園區)、企業開展對接服務,為東莞全市18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開展培訓和咨詢服務,同時對1000多家企業進行“機器換人”項目評審。目前學校已完成首宗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專利權轉移總金額達150萬元。
東莞以制造立市,目前正面臨從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邁進的重要轉折。此前,東莞理工學院發布專題調研成果指出,目前東莞既面臨著國家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大歷史機遇,又承受著東莞經濟轉型陣痛,同時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雙向擠壓,正處于發展智能制造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
東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東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1883.32億元,增長20.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20.9%。同期,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2420.01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21.3%。
在工作推進會上,東莞市人民政府市長肖亞非表示,在東莞轉型升級,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東莞理工學院發揮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
“理工科大學跟東莞城市發展定位契合度非常高,我們下一步發展對此也有迫切需求。包括‘卡脖子’技術碰到的重大問題,以及大量中小企業面臨的轉型升級需求,在科技創新與技術提升方面都迫切需要東莞理工學院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東莞整個城市,特別是松山湖科學城的科學人文素養,也希望得到東莞理工學院的支持?!毙喎侵赋觥?/p>
莞理工、香港城大、灣區大學“三駕馬車”齊頭并進
除東莞理工學院之外,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和大灣區大學也在籌備之中。今年8月,中建國際建設有限公司公布招標信息顯示,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選址落戶松山湖及大朗鎮屏山村,位于莞深高速南側,校區用地面積523.9185畝,預計2023年3月前完成一期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定位為卓越的專業教育及研究型學府,計劃招收學生6000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碩士研究生26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將大力培養契合東莞市整體發展需要的國際化高端人才,帶動和支持東莞市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辦學層次提升。
2020年3月,東莞市人民政府發布《東莞市民生項目清單(2020—2021年)》顯示,大灣區大學項目將于2020年完成土地調整等相關手續,爭取啟動項目規劃設計工作,2021年開始動工建設,2022年完成一期校園建設。
此前,肖亞非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灣區大學已初步遴選出校長,爭取今年年底前完成校園一期用地整備。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也正在加快建設,將在辦學體制、投入機制、培養模式等方面探索創新,加強與港澳高校合作?!?/p>
相比于還在建設過程中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和大灣區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發展相對成熟。2019年7月,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東莞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
“中國地方應用型大學有三個90%,一是地方應用型大學占全國高校數量的90%,二是地方應用型大學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占全國總量90%,三是地方應用型大學培養的學生90%戰斗在祖國各行各業第一線。”馬宏偉強調,“第三個90%尤為重要,所以應用型大學培養的人才如果質量不高,高等教育怎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怎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馬宏偉表示,“作為一所地方應用型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將通過創建4個一流體系,包括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一流教師隊伍發展生態體系、一流智慧教育和管理服務體系,以及一流科技成果全鏈條轉化體系,在中國地方應用型大學里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剛剛奠基的國際合作創新區就是東莞理工學院打造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實踐抓手之一。國際合作創新區占地370畝,首期擬建約23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7億元,規劃布局科教融合示范區、新工科教育引領區、高端人才培育區、城市功能配套區4個功能區,將建設國際化創新型人才交流平臺、國際聯合研究生院、省部級及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等。
東莞理工學院目標到2025年,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外創新中心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4個,具有海(境)外經歷的教師比例達到40%,海(境)外學習經歷的學生比例達到20%。
“東莞有信心將東莞理工學院建設成為一流新型高水平大學,東莞有迫切的需要,也有強勁的支撐,去年東莞實現近萬億GDP,財力非常雄厚,最重要的是東莞有18萬家工業企業,以及大量創新研發設備,能夠強力支撐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毙喎侵赋?。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作者單位: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