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走進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三縣人民用土槍土炮打出紅色政權

            五興龍蘇區廉政教育主題展。南方日報記者 王聰 攝

            紅色名片

            1929年3月,閩粵贛邊五(五華)興(興寧)龍(龍川)縣蘇維埃政府成立。五興龍蘇區不僅是中央蘇區的“南方屏障”,而且在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和政權、隊伍、制度和作風建設等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線走訪

            沿著河源市龍川縣回龍鎮大塘肚村的村道行進,不多時便來到一處清代客家方形屋建筑前,其正門上方印著“念德昭垂”四個大字。這里曾是閩粵贛邊五(五華)興(興寧)龍(龍川)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紅旗樹立大塘紅,三縣群英集在中,白犬猖狂施虎勢,梭標打出五興龍?!?929年的那個春天,五華、興寧、龍川三縣工農兵樹起紅旗,用手中的土槍土炮、梭標等武器“打出”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此后推行土改、開展游擊戰爭,在槍林彈雨中掀起了一段又一段革命高潮。

            榨油坊里竟藏著兵工廠

            大塘肚村高山環抱,崇山峻嶺連綿不斷,處在興寧、龍川兩縣交界處,靠近五華,離三縣縣城遙遠,曾是國民黨反動派統治力量較為薄弱的一個窮山村。

            據河源市龍川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朱光進介紹,1928年,龍川“鶴市暴動”、興寧“神光山暴動”失利后的部分起義隊伍轉移到興龍邊境,并在東江特委巡視員劉琴西指導下,建立了大塘肚革命根據地。

            “1928年10月16日,300多人集聚大塘肚,正式成立大塘鄉農協會?!睍r任大塘鄉農協會主席鐘德清曾回憶說,鄉農民協會發動群眾開展抗租廢債斗爭,并沒收地主土地,實行土改,還收繳民團槍械,以擴充武裝隊伍,根據地力量得到不斷壯大。

            隨著大塘肚根據地的發展,紅色政權建立的時機也逐漸成熟。1929年3月5日,劉琴西在大塘肚長塘面主持召開五華、興寧、龍川三縣80多名工農兵代表大會,正式成立閩粵贛邊首個縣級蘇維埃政府——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推舉曾不凡為主席,領導邊區人民開展革命斗爭。

            站在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的大堂前,抬頭可以看到一小截被燒黑的木梁,這是戰火留下的痕跡。據統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大塘肚革命根據地經歷大小戰斗24次,其中遭到“五縣大圍剿”上千敵人的侵犯達到5次。

            大塘肚村村民鐘德洪的父親是當時大塘鄉農協會的成員之一。“聽父親說,當時在白色恐怖籠罩下,整個村一年平均只有一個孩子出生。”今年77歲的鐘德洪說。

            為武裝反抗反動統治,從1929年初起,大塘肚根據地陸續建立了龍川縣臨時革命委員會、游擊大隊和赤龍鐵區聯隊等革命武裝。蘇維埃政權建立不久,五興龍縣游擊隊總隊也隨之成立。

            如今,在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旁,有一處簡陋的榨油坊。記者來到榨油坊后面的一間屋子,看到里面擺放著槍支、梭標等武器模型。

            “榨油坊是為了應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搜查,后面隱藏著游擊隊的兵工廠?!睋旃膺M介紹,當年,來自五華縣的四十多名鐵匠工人,用十幾座爐日夜鍛造槍械、翻造子彈,壯大了游擊隊的實力,多次打退裝備精良的敵人的侵犯,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斗爭。

            過“五關”等廉潔傳統傳承至今

            去年建黨節前,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的革命史跡陳列布展工程完工。記者日前在舊址內看到,布展分為五興龍蘇區革命歷史展和五興龍蘇區兩個部分,采用聲、光、電等形式,并配有圖文、音像、實物模型、場景復原等輔助展品,全方位、立體化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

            “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站在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的陳列室里,龍川縣紀委原副書記鐘朝藝深情地唱起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革命山歌?!斑@首歌流傳至今,體現了當時五興龍蘇區領導干部廉潔奉公、勤儉節約,與群眾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風。”鐘朝藝說。

            古柏是毛澤東同志的第二任秘書,曾被中央蘇區派到五興龍蘇區慰問與指導工作。在給五興龍蘇區黨政干部講課時,他提出革命干部要過好“五關”,即政治關、思想關、社會關、生活關、家庭關。此前,劉琴西也曾要求五興龍縣蘇區干部要執行“個人事情少干些,別人事情多做些”等十條守則。另外,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關于錢物管理規定》曾要求:“反對貪污浪費,若發現有貪污行為,毫不留情,輕則處分、撤職,重則槍斃?!?/p>

            “即使是古柏、劉琴西,也不給什么‘特殊’照顧?!眳⑴c創建大塘肚革命根據地的曾彪曾回憶說,正是因為有鐵的紀律,蘇區干部、戰士才能做到奉公守法、能吃大苦,并長期保持著旺盛斗志。

            五興龍蘇區的廉政傳統如今仍能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據鐘朝藝介紹,龍川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到上述三個基地學習“過‘五關’”“十條守則”誡訓及客家廉潔家訓家風,觀看近年來貪腐查處典型案例視頻,接受警示教育,“還定期舉辦廉政教育輔導課下基層活動,不斷提高各級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意識”。

            學習手記

            一首山歌給革命帶來新的力量

            五興龍縣蘇區建立后,多次受到敵人的進攻圍剿,人員傷亡慘重,房屋財產損失嚴重,斗爭形勢極為嚴峻。蘇區人民傳唱革命山歌,正是為了相互安慰和激勵。

            “你莫苦來你莫愁,總有云開見日頭。革命自有成功日,燒了茅屋蓋洋樓?!边@首歌描述了當年面對革命的嚴峻形勢,五興龍蘇區人民通過傳唱此山歌來相互安慰,始終保持著革命必勝的信念。此類山歌還有很多,這種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值得學習和發揚,能夠增添我們面對、解決困難的勇氣。

            在革命時期,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那些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宣傳標語和口號,以及像五興龍蘇區革命山歌等,成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人心的“黏合劑”。作為一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更要從革命先輩那里汲取養分和能量,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在扎實踐行“四力”中加快全媒體轉型。

            對話

            龍川縣紀委原副書記鐘朝藝:

            宣傳的方式要通俗易懂

            近日,在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內,龍川縣紀委原副書記鐘朝藝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鐘朝藝曾在擔任龍川縣紀委副書記期間,以五興龍縣蘇區為重點,深入挖掘本土廉政文化資源,打造出龍川廉政教育品牌。同時,他還對革命山歌有較為深入的了解。

            南方日報:龍川是如何挖掘紅色廉政文化資源的?

            鐘朝藝:作為原中央蘇區縣,龍川是一塊火紅的熱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廉政文化。我在擔任龍川縣紀委副書記時,主抓的一項工作就是挖掘龍川的廉政文化。后來,我在翻看史料時,注意到了古柏同志提出的領導干部過“五關”,以及劉琴西同志的“十條守則”,當時就意識到,這就是寶貴的紅色廉政文化資源?。?/p>

            后來,在龍川縣紀委推動下,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掛牌河源市反腐倡廉傳統教育基地,成為龍川各級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

            南方日報:除了《蘇區干部好作風》之外,還有哪些革命山歌被廣為傳唱?

            鐘朝藝:《跟著朱毛鬧革命》是其中一首。歌詞是:“一條大道曲彎彎,一直透到井岡山。跟著‘朱毛’鬧革命,窮人定要把身翻。”在蘇區的廣泛動員下,渴望翻身解放的五興龍軍民跟著共產黨走上革命的道路,踏上了井岡山。

            南方日報:革命山歌的作用和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鐘朝藝:由于蘇區政府經濟困難、條件簡陋,廣大蘇區宣傳干部只能通過書寫革命標語、口頭傳唱革命山歌和民謠等方式,開展宣傳工作,發動勞苦大眾參加革命。而蘇區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革命山歌通俗易懂,因此成為很重要的宣傳革命的方式。

            南方日報記者 王聰 通訊員 劉偉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