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e D咖啡館。通訊員供圖
春節假期,鄉村游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熱門選擇,廣州鄉村游客首次超全市游客接待量的五成。
記者來到位于廣州從化生態設計小鎮的Cafe D咖啡館,看到游人如織??Х瑞^里,游客透過落地玻璃窗,遇見潺潺流淌的鴨洞河,讓咖啡有了別具特色的盎然綠意。
3年前,生態設計小鎮在從化北部的塘尾村及周邊規劃建設,這座有著近2000人口的小山村,開啟了以設計賦能產業發展并推動生態價值創新的實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小鎮融入鄉村生產和生活,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城鄉發展共同體。
咖啡館里的慢時光
抓住春節假期的尾巴,游客李泓希帶著家人來到生態設計小鎮放風箏,坐落一旁的咖啡館是首選歇腳地。
咖啡館里擺放著書籍、文創產品和農副產品,在溫馨的閱讀角,他與孩子一起,在書的海洋里閱讀、嬉戲,讓寧靜安駐內心,共享一段美好的慢時光。
綠色是鄉村的底色,也是發展的“資本”?!笆澜缟鷳B設計大會會址歷經89天建成,過程中大量運用生態低碳環保技術,全程未增加一分建設用地?!鄙鷳B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景紅說。
舊廠房被盤活,農莊攬客的吆喝聲走遠,濃濃的鄉愁味回來了。曾經廢舊市場成為世界級大會的會址,淤積的河道被多個綠岸灘涂、觀景平臺、親水步道所取代,重新煥發亮麗的光彩。
53歲的黃織娣在塘尾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每天晚上她都帶著孫子與鄰居結伴散步,從村口走到國道邊,又沿著鴨洞河畔一路回到書吧和咖啡館。
“家門口就是大片的綠地,還有漂亮的濕地公園,太美了?!彼f,以前這里是偏僻的小山村,得益于特色小鎮建設,現在推門見綠,步步見景,仿佛生活在綠意掩映的公園里。
通過生態修復,鴨洞河兩岸成了周邊村民的樂園。以往沒有任何娛樂和文化熏陶的村民,現在三五成群走在河堤邊、草坪上,自主辦起鄉村音樂節、風箏節,曾經沉寂的鄉村生活也漸漸熱鬧起來。“村民的思想和文化認識有了改觀,大家講文明了,素質也慢慢提高了。”塘尾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曾新穎說。
望山見水憶鄉愁,透過一座咖啡館,李泓希感受到都市鄉村里正在發生的新變化:“綠水青山間,國際會議中心、咖啡館、書吧、公園、精品設計酒店等次第鋪開,這樣的慢生活感覺很不一樣。”
沒有“圍墻”的小鎮
伴隨世界生態設計大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小鎮不光引來了游人,也吸引了76家企業與一批創新人才入駐。
“從化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青山湖泊、流溪溫泉都有助于設計創意的迸發?!币娝卦O計聯合創始人李雪松是咖啡館的常客,即便出差外地,這里的咖啡書香與綠水青山依舊是他心中的牽掛。
創客進村,仿佛打開一扇門,讓城與鄉的資源在生態設計小鎮交匯。用荔枝木做的中國尺、本地青梅釀制的果酒、自然晾曬的龍眼干經過設計師的重新包裝走到線上,原本的“土”特產變成“潮”爆款。
“這里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圍墻,不管是對游客、村民還是設計師,都是大門敞開?!崩罹凹t說,企業帶來資源,村集體騰出土地,設計師運用創意,村企攜手念活“山水經”“草木經”。
以流溪河為軸,由北向南,以點連線。溫泉財富小鎮建設粵創街,搭建起高校人才與地方發展的新橋梁;艾米稻香小鎮打造最美城央農業公園,用活一?!懊住碧剿鲾底洲r業的新場景;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孕育“九里花街”,產業文化景觀糅合讓花香遍布城鄉……從化立足農村地域大、南北村情差異大等實際情況,全域布局20個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氣息濃厚、兼具社區功能的特色小鎮,形成鄉村振興動力源。
小到一塊招牌,大到一場大會,從前遙不可及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理念紛紛流入鄉村。沿著流溪河畔漫步,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旖旎風光,還能在綠水青山間“邂逅”生態設計、數字經濟、花卉文化等城市新要素,見證鄉村的勃勃生機。
“城市與鄉村,誰也不是誰的負數,是等值發展的概念?!比A南理工大學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院院長葉紅認為,推進鄉村振興需要重新理解鄉村。在清晰界定鄉村地景狀態的前提下,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通道逐漸暢通,塑造鄉村的新生態、新形態、新業態、新文態,能夠實現城鄉等值融合發展。
奮進“十四五”,充分發揮超大城市獨特的生態區位、土地要素、綠色發展優勢和“雙城”聯動腹地優勢,作為廣州農業農村大區的從化正高質量打造全國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綠谷和生態智谷。
立足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廣州讓鄉村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有機組成部分,讓城市真正成為既有金山銀山又有綠水青山的現代田園都市。
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