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佳欣 曾美玲 張秀娟 徐烜和)步入深圳市寶安區上川市場,有序擺放的蔬菜瓜果,干凈整潔的地面,讓人有種走進了超市生鮮區域的感覺?!艾F在檔口還增加了智能化溯源電子秤,每次買完菜都可以去電子秤上核對一下,再也不用擔心商家‘缺斤短兩’了?!本用駝⑿〗阏f。
在廣東,一批“智慧市場”“放心市場”正成為市民喜愛的“菜籃子”“米袋子”。3月18日,廣東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深圳召開,落實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省文明委關于全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的工作部署,交流各地農貿市場綜合治理經驗,深入推進全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
“作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九大行動’之一,農貿市場綜合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睆V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麥教猛表示,接下來,將聚焦農貿市場綜合治理的“痛點”,打通“堵點”,以升級改造為抓手,將全省農貿市場建設成為“環境整潔、管理規范、誠信經營、秩序井然、消費安心”的新型現代農貿市場,打造一批彰顯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市場標桿。
品質化??
干凈衛生,逛得舒心
“以前去農貿市場逛一圈,鞋子都臟了,不想多待?,F在地面很干凈,處處都很整潔,買菜也更舒心、放心了!”深圳市福田區中和市場,在果蔬區采購的張小姐說起市場的新變化,贊不絕口。
從傳統印象的“臟亂差”到干凈、衛生、環保的“新面貌”,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整治是關鍵一環。去年以來,全省各地著力開展農貿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在東莞,農貿市場內建起一個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點,分類分批推進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在江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聯合整治工作機制,對農貿市場及周邊范圍實施網格化、全覆蓋、常態化巡查;在佛山,開展交通秩序提升百日行動,對市場周邊違停亂停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常態化整治。
“作為人流物流的集聚地,農貿市場的疫情防控很關鍵。”據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4906家農貿市場持續落實家禽經營市場“1110”制度,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亮證經營、增設公益廣告、強化清掃保潔、優化攤檔布局、整頓停車秩序。截至3月11日,全省累計清潔消毒市場133.5萬家/次,實現每日清潔消毒全覆蓋。
智慧化??
一鍵溯源,吃得放心
“拿出手機,掃一掃購物小票上的二維碼,各種魚肉、蝦蟹、貝殼等水產品的進貨源頭數據看得一清二楚?!?在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市民劉先生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除了商品溯源信息,消費者還可以快速掌握該商戶的營業執照、各類水產品的抽檢信息等。
這是廣東深入開展農貿市場綜合治理,以信息化推動智慧型監管的一個縮影?!吧壐脑旌蟮摹腔邸r貿市場,農產品全程可溯,不僅提高了監管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也讓老百姓買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據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湛江、肇慶等11市開展食用農產品信息化溯源系統建設。其中,廣州市食用農產品溯源平臺已覆蓋全市148個農貿市場和5個批發市場、超市,共計8745家經營商戶,累計上報交易總單數達598萬單。
在深圳,全國首創的農貿市場智慧計量監管系統,以科技賦能現代化市場管理。“目前,全市共有139家智慧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使用、檢定、交易等信息實現可視化、電子化管理?!鄙钲谑袌霰O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計量監管系統通過采集分析交易信息,可實現對計量作弊的實時預警、精準高效監管,有力整治農貿市場“缺斤短兩”問題,極大提升了市場誠信經營水平。
此外,為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廣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全面強化農貿市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食品、食用農產品抽檢快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