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杭州舉行野生動物世界金錢豹外逃事件新聞發布會。據通報,該機構于4月19日發現金錢豹丟失,至5月7日夜間才上報外逃情況。其間,機構負責人多次接受詢問,均表示沒有動物逃逸。

金錢豹不是小貓小狗,而是十分兇猛、攻擊性很強的大型食肉動物,野生金錢豹“越園出逃”,無疑會給公共安全帶來極大威脅。2006年東南快報曾報道過“幼年金錢豹入村中覓食 5歲男童險命喪豹口”的新聞,2013年大河報也報道過“金錢豹襲擊河南濟源農家,牲畜1死3傷”。此次由于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管理不到位,導致金錢豹外逃長達18天,思之令人后怕。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園方竟一直裝作無事發生,隱瞞金錢豹出逃真相,只是“自行搜尋”。等到實在瞞不住了,園方才稱“因考慮到出逃的未成年金錢豹攻擊性較弱,擔心事件公布會引起恐慌,未及時公布有關信息”。這種說法只不過是園方掩蓋其失誤的說辭,根本站不住腳。試想,豹子外逃后當真與人正面遭遇,豈止是恐慌的事。這么簡單的道理,動物園管理者難道不懂嗎?瞞報究竟是因為害怕擔責,還是打著避免因為閉園耽誤收入的小算盤,抑或二者兼有?
人們用“吃了豹子膽”形容人膽大包天,杭州野生動物園的做法正是“吃了豹子膽”。不報和瞞報后果比管理不善導致豹子外逃性質更嚴重。豹子外逃后,園方如果及時向社會公布情況,可以縮小搜尋范圍和搜尋難度,也可以讓人們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減少人被動物傷害和人傷害動物的可能性。動物園管理者不僅在管理上失職,更丟掉了最起碼的職業底線。
豹子外逃與捕捉不僅是野生動物園的事,關乎公共利益。目前杭州野生動物園已進行停業整頓,園方主要責任人也已被控制,當下最緊迫的事情,除了把最后一只外逃的豹子尋回來,還有深刻反思豹子“越園外逃”的原因,對有關責任人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完善野生動物的管理制度,嚴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文|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