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錦旗,一份感謝;一封書信,一份肯定;一段視頻,一份鼓勵。吳川新一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無數干部職工用心服務,用細節讓隔離人員倍感善意和溫情。群眾們溫暖在心,感動于行,通過贈送錦旗、留下感謝信、拍攝短視頻等形式,表達著自己對駐點工作人員最真摯的情感。
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上錦旗,表達謝意。
9面錦旗 一棟樓居民送來一面錦旗
6月16日,吳川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工作專班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9面由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定制的感謝錦旗。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 心手相連守護平安”“攜手克難關 同心戰疫情”“踐初心擔使命 戰疫情為人民”“大愛無疆抗疫情 真情服務顯愛心”“為民履職戰疫情 守護平安顯忠誠”“堅守初心赴一線 疫情防控用擔當”“不忘初心擔使命 眾志成城抗疫情”“弘揚抗議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同心協力戰疫情 奮戰一線保平安”。
錦旗上的每一個字,體現出來的不單單是群眾對觀察點工作人員的稱贊,更多的是折射出該觀察點251位職工干部在這十多天戰“疫”的日日夜夜。
作為該觀察點五棟的“樓長”,6月8日深夜12點,林余輝接到任務后就來到了這里,和來自醫院、公安線等單位的十多位同事,挑起“照顧”五棟“居民”的擔子。在這里,林余輝要負責全棟樓“居民”的吃穿用度?!拔揖拖駛€大管家,什么都要管。每天就是忙,從早上忙到晚上,每天24小時,電話23小時在線?!笨吹饺罕娝蛠淼腻\旗,林余輝展露笑容:“累點也沒關系,只要群眾們滿意就好?!?/p>
“這段時間工作人員都很辛苦,我們希望給他們送面錦旗,感謝他們的照顧,也希望給他們打打氣!”劉小姐是這次贈送錦旗的發起人之一,她告訴記者,入住觀察點以來,經常有工作人員主動詢問她的情況,了解她的需求。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關懷讓她深受感動。劉小姐說:“我們經常在微信群里面交流,那天我提出贈送錦旗,沒想到一呼百應,其他棟樓的群眾也響應號召,大家就一棟樓送出一面錦旗。大家都覺得這里工作人員的服務就是一個字‘好’。”
寄情于筆墨 寫下無數感謝信
“我是振文鎮中心小的一名小學生……當我們害怕被感染,躲在家里時,是您們負重前行,星夜奮戰,不言苦累,為我們吳川人擋住了病毒。……在此,我想說聲“謝謝您們,謝謝您們這些舍己為民的白衣天使,在全國人民眼中,你們永遠是最美的逆行者!”
這是吳川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小居民”小怡給照顧自己的醫護人員寫的一封感謝信。
小怡現在依然記得,半夜接到電話后,一家四口搬進觀察點后的緊張和擔憂。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遠沒有她想象的可怕,相反,生活遠比預想的舒適得多——
“在觀察點的日子,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們每天幫我們測量體溫、定時送餐、收集垃圾,還經常詢問我們的身體狀況,非常細致周到。記得有一天,我家人想買一些日用品,當時已是晚上了,他們還是幫忙買好送到房間,我們十分感動。所以我想通過寫信,把對他們的感謝之情寫出來?!?/p>
和小怡一樣,在觀察點里,許多“居民”都寄情于筆尖,表達他們對觀察點工作人員的感謝之情。
“是你們不顧個人安危趕赴到最危險的前方,面對被病毒感染的風險,你們依然奮戰在前線!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表達對你們無限的感激……”在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微信工作群里,工作人員收到了小廖寫的感謝信,信里講述了自己在觀察點里的心路歷程,感情真摯動人。
6月9日晚,出于對他人和自己負責的態度,小廖主動報備至社區,當晚全家就住進了觀察點。在進入隔離觀察點時,他也是非常忐忑不安的。連日來,醫務人員的關懷備至,工作人員的細致周到,打消了他的擔憂。
“每日三餐由醫務人員配送至我們房間門口,飯菜很可口也很豐盛。居住的環境特別好,房間干凈衛生,讓我們感覺到家的溫暖,進一步消除了我們對隔離的恐懼。真心感謝你們的付出,讓我在最難的這段日子里依然充滿希望?!?/p>
短視頻表達謝意
6月16日,吳川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微信群中,一位母親往群里發了一段視頻,視頻當中,一名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錄制了一段“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的鼓勵視頻,這個視頻發布之后,溫暖了觀察點里的所有人。
這個女孩兒名叫童童,16日是她和媽媽在觀察點的第8天,童童的媽媽說,童童想用視頻的方式表達對觀察點工作人員的感謝,在這個特殊時期,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致共度難關,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這段視頻發布后,微信群里大家用最真誠的語言表達著內心的感謝,“感謝有你們最美逆行者!”
(作者:?文/記者 潘潔婷 圖/記者郎樹臣 編輯:陳睿 審核:何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