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固相萃取儀、全自動氮吹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光譜儀……走進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整齊列裝的各種專業儀器設備讓人眼花繚亂。
據了解,去年六月,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正式啟用,在國家禁毒委的統籌協調下,分中心以“立足廣東、輻射華南、關聯臺海、服務大灣區”區域中心定位,建成一支以博士后、博士為技術骨干的青年人才隊伍,與國家科研單位、高校團隊等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項目,共同搭建納米、光譜、質譜關鍵技術轉化應用的工程平臺,轉化落地一批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創新應用經驗,推動毒品治理方法手段不斷革新。
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內景
通過小小試管里的污水濃縮液,循線追蹤,挖出千里之外的制毒工場……這不是懸疑偵探小說里的情節,而是科技賦能廣東禁毒的真實案例。
2019年8月,江門恩平市污水檢測數據出現波動,顯示當地可能存在氯胺酮(俗稱“K粉”)濫用情況,江門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迅速組織分析研判,并從破獲的案件入手,對毒品來源進行全面深入排查。經縝密偵查,一個制毒工場位于外省,販毒區域涉及江門及廣東省內其他地市,團伙層級達6級的制販毒網絡浮出水面,最終被公安機關連根拔起。
據介紹,毒品犯罪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導致在傳統工作模式下,禁毒統計分析缺乏前瞻性,數據來源過度依賴執法業務,犯罪態勢感知滯后,區域評估管理標準模糊等問題。
對此,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充分利用現代環境監測原理和科學高效的化學檢測手段,針對水體樣品(污水、地表水)、固體環境樣品(土壤、沉積物、大氣顆粒物)、紙幣、毛發、血液等樣品分別建立分析策略,以此評估區域毒情形勢及變化趨勢,從而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多維毒情監測體系,并開啟檢測技術在禁毒決策、打擊、情報、吸毒人員管控等工作中深度應用的新歷程。
目前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的檢測技術可以在污水里檢出納克級別的毒品含量。污水檢測得出的毒品及其代謝物含量的數值可以用作數據分析,如某區域通過污水檢測發現一定數值的毒品及其代謝物,公安機關就可根據這一線索進行深入調查。
據了解,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目前共配備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光譜儀等實驗室檢測設備102臺(套),在國家禁毒委的統一指導下,為華南地區芬太尼類物質等新型毒品的管控提供技術支持,并承擔著規劃、指導、推動我省禁毒技術工作的相關職責。
為進一步從根源上治理毒品問題,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將戰線前移,深入開展基礎性研究,并結合先進技術的應用轉化問題,為禁毒工作提供實戰支撐。
2020年,廣東省新精神活性物質監測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建成,吸納化學、環境、藥物、生物等方面的學術力量,圍繞多維毒情監測體系建立、毒品篩查溯源方法研究、藥物機制及生態毒理等方向展開前沿探索。
2021年成功申報設立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積極參與國家、省級禁毒科技重大項目和課題研究,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治理毒品問題的驅動力,與社會各界一道,共筑毒品防御紅線,增進民生福祉。
廣東省禁毒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禁毒部門將堅持創新引領,強化科技支撐,深入推動禁毒大數據與毒品實驗技術有機結合,全面支撐開展交叉信息研判、毒品溯源打擊、毒情監測預警、吸毒人員管控等工作,不斷推動禁毒工作向科技化、專業化、現代化更高水平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汪棹桴 通訊員 粵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