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六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锻ㄖ钒l出后,有網友反映有未成年人通過各類租號平臺或網店租賃游戲賬號繞過時段限制。此前南都就曾報道過游戲租號這一現象。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網上仍能租到游戲賬號。
網上仍能“一鍵租號”
繞過防沉迷系統
此前,廣州家長陳先生向南都記者投訴稱,他家孩子正在上高中,因疫情需用手機上網課。但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居然通過電商平臺租賃游戲賬號,用租來的賬號突破了防沉迷系統超時游戲。
市民陳先生小孩在網店的租號記錄。
8月30日晚及31日,南都記者查看多個主要游戲租號平臺發現,平臺上仍提供游戲賬號出租服務。除了個別平臺有發布針對未成年人禁入的公告并設置了身份認證外,多數平臺與之前記者暗訪時變化不大:只要完成支付,未成年人就能“一鍵上號”,順利租到游戲賬號。
南都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游戲”“租號”關鍵詞,也依舊能搜到大量提供租號服務的店鋪。大部分店鋪未有提及禁止未成年人租借游戲賬號的信息,記者詢問部分店鋪客服,僅有少數店鋪表示“未成年人不能租借游戲賬號”。
8月31日,在電商平臺上有商家提供游戲租號服務。
對此,有網友在相關報道的評論中表示,在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戲時間的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對網絡上租號服務現象予以關注,進一步加強監管。
南都記者注意到,對于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長身份信息或購買成年人身份信息繞過實名認證,突破身份限制的行為,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通知》在答記者問時強調,這個問題的解決,迫切需要家長加強監護督促,學校加強教育引導,更好地幫助指導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規定,嚴格執行相關要求。
家長希望對游戲租號現象加強監管
記者注意到,在南都報道后,多家媒體近日對通過游戲租號繞過防沉迷系統的現象進行了集中報道。
此前,廣東旭瑞律師事務所陳俏丹律師曾向南都記者表示,新《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并登錄網絡游戲?!白赓U平臺和商家應盡到合理的審查和規避義務,預防未成年人通過平臺去實施租賃行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高艷東則認為,根據2015年3月起施行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使用者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后注冊賬號,租借游戲賬號的行為其實已經違反了網絡實名制的要求。
南都記者了解到,有游戲廠商已針對性推出了一些舉措。如,對游戲超過一定時長、實名為成年人的賬號進行人臉重點篩查。凡是拒絕或未通過人臉驗證的,將被當成未成年人納入防沉迷監管踢下線。還有游戲廠商研發一套神經網絡模型,在后臺能有效識別疑似未成年人,減少未成年人因使用他人身份避開防沉迷限制的情況發生。
對此,有家長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對游戲租號的監管,同時呼吁有更多的游戲廠商采取有效識別手段規避游戲租號現象,防止未成年人通過租號輕易繞過防沉迷系統。
采寫 南都、N視頻記者魏志鑫 實習生 陳開欣
編輯:陳杰生,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