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9月6日電 題:京廣鐵路江村站:“5G+北斗”打造智慧編組站
作者 李冬健 齊峰 郭軍
京廣鐵路江村站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編組站,是粵港澳大灣區鐵路網的重要樞紐。江村編組站綜合自動化系統(CIPS)于2019年開始建設,歷時2年,完成了11個站場的設備改造及20套車站信號安全控制系統軟件升級改造。
記者近日從廣鐵集團了解到,今年以來,江村站創新性應用“5G+北斗”技術構建全路首個鐵路車站可視化管控平臺,使得江村站的生產組織流程、安全卡控環節的優化均取得了較大突破。
“5G+北斗”系統充分發揮了5G技術低延時、高速率的特點,加上北斗衛星技術的加持,實現了車、地、人等作業信息實時傳送,同時利用可視化車載和手持移動終端,為調機聯控、作業人員安全互控提供技術支持,為標準化作業提供管控平臺,實現了作業過程立體化可視化管控。
隨著站場表示信息、行車指令和調車作業計劃自動傳遞給調機車載設備,調車長人工取送調車作業計劃單的環節被取消,每趟車節約作業時間5-6分鐘,有效提升了調車作業效率。同時,專調機車可根據開放的信號狀態和給定的推峰速度,自動計算目標距離,實現推峰自動控制、停車等功能。與以往司機手動控車相比,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人工操縱安全風險。

江村站調度車間副主任藍文鋒說:“原來我們只能根據控制臺的光帶來大致判斷調機的位置,貨檢、拉風等室外作業人員需要回到行車室進行作業情況的匯報;現在通過‘5G+北斗’技術,我們可以實時掌握調機的行駛速度和精確位置,室外作業人員直接拿著可視化作業終端就能在室外作業點進行工作匯報,還可以通過語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實時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會商上報、接受指導,大大縮短了作業時間,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p>
施工維修的時候,調度大廳作業人員可以根據實際作業范圍,設置“禁區”——電子圍欄,一旦持機人員違規進入,可視化作業管控平臺便自動監控提示報警作業情況。GIS地圖信息使得調度大廳能夠全方位掌握室外情況,車站值班員和工電供等專業的聯絡人員可全方位掌控室外移動設備和作業人員的實時位置,有效保障作業安全。
江村站技術科工程師李軍說:“自CIPS開通以來,隨著‘5G+北斗’等各項新技術、新設備陸續上馬,車站智慧化程度不斷提高,截至今年8月,江村車站日均辦理車同比增長30.2%、停時同比下降0.1小時,運輸效率不斷提升。而且通過改造帶動了崗位整合,初期一線生產崗位用工已減少65人,遠期預計在現有的基礎上再減少1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