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12349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24小時提供智慧養老服務。朱必波 攝
“我是住在玉皇路翠玉小區的老人,想問一下中午是否提供配餐?”最近,家住云浮城區的簡伯因腿腳不便,撥打云浮市12349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電話尋求幫助。接到電話后,平臺工作人員小余電話通知附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上門解決老人訴求。
這個信息化服務平臺是云浮探索智慧養老服務的成果。該平臺上線后,全市45.3萬60周歲以上老人居家養老有了“數據大腦”,也方便云浮民政部門對居家養老進行數據管理、運營調度、質量指導。
打通了居家養老“最后一公里”
云浮是廣東最年輕的地級市,戶籍人口300.91萬人,其中城鎮戶籍107.03萬人,農村戶籍193.88萬人。60周歲以上老年人45.3萬人,占總人口15.1%。
為破解養老難題,云浮借助“互聯網+”打通了居家養老“最后一公里”,打造“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實現“需求一刻應”。
元旦前夕,云浮市12349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由云浮市財政投入120萬元建設而成,設置8名坐席人員,24小時提供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立了老人數據庫,老人可以利用熱線電話12349、智能穿戴設備、APP等聯系運營調度中心,接到服務需求信息后,由信息服務平臺指揮就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將家政、生活照料、配餐、探訪、醫療保健等專業服務配送給老人。
云浮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信息服務平臺還為家里安裝了智能設備或隨身智能穿戴設備的老人提供健康安全的動態監測服務,“通過監測設備,了解到老人需要緊急援助的信息后,第一時間通知家屬或協調就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到現場處理”。
目前,云浮市12349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已覆蓋全市5個城區118個社區、35個村。
全市一盤棋,規劃到農村
除了在智慧養老上找思路,云浮以“全市一盤棋、規劃到農村”的思路高位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
目前云浮出臺《深化改革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市規劃新建249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計劃投入建設和運營資金約1億元。
《方案》規定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的建設標準為“原則上城區的面積不少于750平方米,農村的不少于300平方米”。目前,云浮5個縣(市、區)政府都完成了試點選址建設。
為破解資金難題,《方案》明確設立建設補助資金,市財政通過“以獎代補”資助市級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運營以及各縣(市、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以及設備設施配置和購買服務等,各縣(市、區)財政也將每年的建設和運營資金納入預算安排。
南方日報記者 雷賢輝 通訊員 朱必波